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水浒传》:“侠义”皈依“忠君”的悲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封建正统文化与江湖文化冲突碰撞的角度探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文化底蕴。《水浒传》贯穿着宏扬侠义与墨守忠君的矛盾与困惑,如实写出了侠义皈依忠君的惨烈悲剧。“水浒”中的“侠义”,既有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又有江湖文化中的道德人格。作者试图统一侠义与忠君的矛盾,以忠规范义,却未能达到忠义一体的主观命意,徒现两种文化整合的艰难。这样写是作者文化心理矛盾的结果,更深层次说就是大众文化与正统文化冲突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中国长篇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之路,在其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创作与接受不断双向交流互动,作者与读者多层交叉转换,阐释与创作两种角色重合,而这又时时受制于雅文化与俗文化同源分流交汇融合的大文化背景。这种独特的创作之路,带来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民族特色,个...  相似文献   
43.
关四平 《学术交流》2004,(7):108-114
宋元咏三国诗受整体文化氛围与士人心态变化的影响,其文化内涵与唐代咏三国诗同中见异,呈现出印有时代文化烙印的个性特征。其中扬刘抑曹的道德评价,重贤兴国的理想寄寓,超然尘外的心态袒露等文化意蕴,颇耐人寻味,值得探讨。而这又在评价标准、人生态度和文化观念诸方面,对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奠定了其在三国题材演化史上的特有地位。  相似文献   
44.
唐代咏三国诗是中国咏史诗中的奇葩 ,也是三国题材演化史上的一环 ,其中寓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 ,从中可透视有唐一代士人群体的时代文化心态。士人们以三国英雄为楷模 ,将其人生理想寄寓其中 ,强烈地表达出他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对君臣遇合的企盼 ,对时势命运的叹惋等深层心理。唐代咏三国诗中所蕴涵的君臣观、贤才观、英雄观、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等文化观念 ,对后代士人的心态及三国题材的创作 ,有着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5.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中华民族文化园林中的瑰宝。不仅中国历代人民家传户颂,爱不释手,而且也为世界人民喜闻乐见,视为珍品。但是,现存的《三国演义》各版本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技术性错误,”而这又一直为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46.
无论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还是在评论界,《三国志演义》中的刘禅一直是反面的丑陋的亡国之君的形象。特别是在与诸葛亮的对比中,阿斗几乎成了政治上昏庸、才智上愚笨的代名词。其实这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看法。罗贯中笔下的刘禅形象乃是一个丰满复杂鲜活立体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文学典型,其身上蕴藏着颇多的审美价值和丰厚的文化意蕴,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在罗贯中笔下,刘禅的思想性格既有横向的美丑杂揉、优劣一体的多层构成复杂性,也有由美变丑、由明起暗的动态嬗变过程。这个过程以诸葛亮去世为分界线,可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刘禅…  相似文献   
47.
关四平 《学术交流》2007,(10):154-160
关汉卿在杂剧中寄寓的婚恋理想,蕴涵着超时空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择偶标准上,注重人品高洁和相互敬重等关键要素;在恋爱方式上,能打破"一见钟情"的传统模式,写出双方由友谊发展到爱情的动态演化过程;在男女形象塑造上,作者将美貌、才能、善良、智慧等美质赋予了社会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女子形象,使她们超拔于男人之上。从元代社会历史层面审视,这种婚恋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针对性;从跨时代的角度纵向观照,它集中体现着人类的高层次感情形态与美好追求,是人性真、善、美的高度凝聚与亮丽闪光。  相似文献   
48.
唐代的社会政治体制较之前代更加完备,其君臣关系也更具有典范性,这是经过唐代小说家的审美心理中介,艺术化地升华为唐人小说中鲜活生动的君臣关系理想图景.这主要由三个层面建构而成:从理想国度层面虚构的"杂于千官"的最高境界;从社会政治层面着眼的君明臣良的理想范型;从道德与人性层面观照的君宽臣安的良性形态.这是唐人小说丰厚文化意蕴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超时空的认识意义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9.
刘敬圻的新著《困惑的明清小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刘海滨)如一朵奇葩在万紫千红的学术园地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该书以其新颖的视角,广博的学识,雄辩的气势,从明清小说中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入手,作纵深开掘,将著者全身心彻悟出的新见奉献给读者。读完全书,掩卷冥思,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是该书那种撼人心魄的气势和飘逸洒脱的风格。与此紧密相关的本书的语言别有一种风韵:简炼生动,通畅明达,如行云流水,行止自然,一气贯注,秀句层出,妙语连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的著作<〈西游记〉的秘密(外二种)>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