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明清时期的江南是王朝统治的一个基本经济区,是帝国的财赋重地,州县行政十分繁难.同时又因科举兴盛,官绅密集,工商地主的力量较为强大,是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极容易产生矛盾而问题丛多的地方.州县是王朝统治的基础,州县行政的有效施展是地方发展的前提.江南民间的赋役重困、吏治的诸多腐败、社会的繁多矛盾、王朝的秩序危机等等问题,都需要从基层的州县行政开始清理.那种紧张的官民关系、官府在赋役等方面给贫苦民众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其间勉强维持的平衡状态,都是州县官府面临的现实问题.江南地域社会中应该存在的“县社会”颇受乡宦巨室的影响,都需要州县官员细心把握地方绅士们的动向,避免其间可能对官方施政造成的威胁和危害,并充分利用其影响力,促进官府对于城乡社会的全面控制,尽力引导地域社会趋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明清中国:青楼女子、两性交往及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代的社会中,涌现出了大量情色小说或言情文学,包括文人笔记、俗谚歌谣、闺房秘笈、医家养生等媒介,也有十分丰富的关于当时城乡民众的家庭日常生活与私密行为的描述,其中不乏写真的内容,反映了时人在两性交往和生活中的开放程度。透过文人们的若干记忆,可以略窥当时日常生活中青楼、闲房、内闱这三大重要的空间及其代表的生活环境,粗略地展示以文人、风尘女子为主的人生情怀及其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3.
传统时代江南的中层社会与乡村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时代的江南地区 ,以地主、富户、乡绅、基层官宦等构成的中层社会是区域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但他们自身积聚财富和重构政治、经济影响力时 ,往往为儒家伦理所责备 ,尤其是在国家和民众都处危难时期 ,这种类似自身“保富”的行为将受到更多的谴责。本文以中层社会为考察中心 ,对其在传统时代来自各个层面的社会反应与正面影响 ,以及他们对于国家稳定、乡村控制所作的贡献 ,都进行了一定的剖析 ,指出 ,无论在传统时代还是在现代社会 ,发展中层社会都极利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陈龙正:晚明士绅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贤亮 《浙江学刊》2001,65(6):133-139
嘉善乡宦陈龙正是活跃于晚明中央政府与地方社会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言论活动对当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江南地区.陈龙正在其闲居或退职期间,江南社会正经历着多方面的变动.作为地方上具有领袖地位的士绅,陈龙正在明末大灾与救荒举措、弭盗与地方防护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非凡的建树.这对于探索江南地区历经多种变动或动荡而仍能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一个关键.因为即使就整个明清时期来讲,士绅们早已构成了整个江南地方社会的中坚,地方力量的强大更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对陈龙正这样一位特殊人物在晚明的社会生活的剖析,为了解当时变动社会情势下士绅阶层的动向,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中叶江南人民的抗清运动,有大量的士绅百姓因坚持抗清而先后殉难,这是明清易代之际重要的一页。由于王朝的更替,江南士绅的动向出现了很大的分化。上海图书馆珍藏的嘉定侯岐曾的抗清生活日记展示了1645—1647年清廷在江南初建政治统治秩序时期的真正切近士绅们的抗清活动以及他们在清廷密网捕杀下的日常生活,在几个重要的社会层面,再现了那些宛转于刀山剑树之下的抗清人士的紧张生活,清初江南社会的不安、个人生命的微弱,以及像侯家这样在国变后坚持地下抗清、长期遭受清政府的通缉与威胁的艰难生活。其留传后世的日记,使人们能细致地感受到那种生活日常中的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16.
宋代以来的杭嘉湖地区,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区域共同体.但区域内部的环境差异与不同的水利惯行,对地方民生与政府调控产生着深刻影响.按照传统治水理论的分划,这里处在一个明显的治水工作之过渡地带,湖州和嘉兴部分地区完全处在治水的核心,杭州的不少山区已居于治水之边缘地带,其重要性无法与滨太湖地区相颉颃.从明代至民国,水利的规划与实践趋向组织化,各县的水利动议与经费调配在省级政府的统筹背景下,开始自理各地水利,这是现代国家建立后与传统时代的巨大不同.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的城乡关系表现更为密切,大量的市镇在城乡之间扮演着亦城亦乡的角色,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仿佛使城乡差异与区分感显得模糊起来。可是自传统时代以来,人们对于城乡关系的区别意识仍然十分清晰,不少文人对此从不同的层面予以重新析分,以"乡土性"观念出发,对城乡关系在民国时代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化作了有力的揭示。城镇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乡土性"、乡村生活对于城镇的依赖性、城乡生活中正在加大的分离感等,在民国时代已然十分明显。那种对于农村生活的焦虑以及对于大都市生活多少存在的不满,呈现出彼时复杂的城乡关系及其生活中仍然浓厚的乡土性。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由于西方科技与工业文明的持续影响,江南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网络与生活空间发生诸多变化.这当中,旅馆业的发展演变极具代表性.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江南城市的新式旅馆业空前兴盛,反映出城市生活中为人们提供食宿的服务业日趋现代化,并重塑了人们对公共服务业的崭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明清江南地区作为全国的财赋重地,其州县行政之繁难体现在很多方面.国家制度中的州县行政规范,不可能呈现出地方行政的实践状态及其明清两代不同州县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差异.但就总体而论,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对州县官员的期许,是所谓宣朝廷德化、奉朝廷法令、扬善惩恶、通达民情,既能有效地抑制或消除衙门吏役的腐败贪虐,又能很好地完成朝廷要求的催科抚字之重任.许多州县官员的从政实例表明,地方行政中存在的各种繁难,使其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了难以兼顾平衡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分析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对于佛教政策变化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江南地区以禅寺、讲寺、教寺为代表的正统寺庙的分布与变化,从而阐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政府行为在佛教控制的层面是如何展开的。进而指出,在政府意志与民间意愿相统一的前提下,政府控制行为与民间意识形态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否则二者往往处于对立状态;虽然政府行为于民间意识形态的控制十分强烈,但是民间的祠神复兴运动在政府禁毁伊始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