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刘亚秋 《社会》2007,27(6):29-29
本文试图在社会分层视角下讨论学者群体的社会地位及其声望问题. 不可否认, 中国学术群体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战略中整体地位在不断提高; 他们在经济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获益也在日渐增多, 不过, "改革受益者"一词应该缓行。学者干预现实也并不简单预示着其权力地位乃至声望的提升. 在学者传统形象遭此损害的今天, 学术群体需要的不仅是深入的反思和自律, 因为单靠学者自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面临复杂的社会阶层情况 ( 如阶层仇恨问题), 学者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阶层再造.  相似文献   
22.
刘亚秋 《学术月刊》2023,(6):125-139
口述与文字在传统史观中是一个对张的存在。口述史料由于其不稳定性等特征,相比于传统档案一直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不过,口述史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凸显了人的生命性和主体性特征。但口述史料也有局限性,从口述到文字的视角转换,人类的存储记忆变得丰富起来,人性培育的文化存储空间扩大。扬·阿斯曼认为人类留存的文字符号是探究文化深层意识的主流方法,大部分“真相”留存于以文字等符号为载体的文化记忆中,主要功能是给社会提供基本价值。转向文字的记忆研究路径,除了弥补口述史方法的局限外,还在于帮助我们应对变动不居的社会,通过探索历史的深处,寻求文化发展的动力,这是文化记忆研究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23.
该奖项奖励那些在其研究或者著述中突破学科界限或重新组合不同专业,从而推进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发展的社会科学家,以及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学术团队。跨学科研究有以下几层含义:一类是跨学科之专业融合;第二类是集大成的成果,与狭窄的课题不同,这类成果提供广阔的视野或阐发重要的理论架构。该奖项将于2006年11月在国际社会科学委员会大会上首次颁发,以后每4年一次。奖金金额为5000美元。获奖者将被邀请到国际社会科学委员大会发表演讲。国际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其他各学科的专业协会、大学和学术机构均可提出获奖人选。最终获奖人将由国际评…  相似文献   
24.
我们需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做一个综合的诠释,把其视为中国社会发展理念应该是理解它们的一个重要维度。这种理念是不同于其他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历程。它不仅具有广阔的国际社会发展经验背景,而且还具有更丰富和更深刻的中国经验基础。这个经验基础不仅包括中国改革前和改革后的经验,而且还包括中国丰富的乡土性社会资源。作为学者,需要发掘的正是这样一种社会资源;而它也提供了改写现代化和全球化理论以及社会科学各门学科一些既有规则的契机。  相似文献   
25.
在越南从事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往往只寻求与当地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合作 ,这可以理解。但他们常常忽视社会科学家 ,或只是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才问道于他们。反过来 ,越南当地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也往往忽视自然科学研究。本文旨在说明 ,越南当地研究体制除了一味迎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潮流 ,也从历史的角度做些基础研究 ,搞清楚越南人的自然观到底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26.
刘亚秋 《社会》2018,38(1):104-133
通过分析“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路径中有关社会、文化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从而弥补当下记忆研究无范式的缺陷。这一范式尤其体现在与神圣记忆密切相关的“社会框架论”、社会品质,以及卡农、神话、节日等概念中。从社会学角度看,能够促发人们回忆的社会力来自涂尔干所谓的“神圣社会”。哈布瓦赫记忆理论中的“社会框架论”和“社会品质”概念是涂尔干的“社会本体论”思想的核心表现,由此形成一种哈布瓦赫的“神圣记忆观”。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卡农”,也是一种神圣记忆。卡农等概念是扬·阿斯曼对哈布瓦赫的“社会框架论”的继承和推进。上述要素构成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的基础。从“取向”讨论转向“范式”分析,有助于推进社会记忆研究传统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7.
刘亚秋 《江海学刊》2023,(1):127-136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费孝通先生的学术关注有一个重大转向,那就是从“生态”到“心态”的转变。他的研究从早年偏重“文”,到晚年兼顾“文”和“人”,甚至偏向“人”,力图克服“只见社会不见人”的社会学范式的弊病。他提出的“文化自觉”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究,对当下的社会学发展有重要意义。费孝通学术研究转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潘光旦思想的影响。他早年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形塑作用,而对人适应社会和改变社会的能力缺乏自觉的关怀。对此,潘光旦曾在1946年有过委婉提醒。但是,费孝通的正式回应是在1994年。费孝通提出社会学要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究,并在既有的实证方法之外去寻找新的方法。据此,他提出了直觉方法,这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世界及其格局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潘光旦20世纪40年代倡导的人的科学的一个具体化和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
刘亚秋 《社会学研究》2023,(1):116-137+228
口述史内容涉及事件史和生命史。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事件史的口述研究较为充分,但事实上生命史才是口述史研究的底蕴,它也是口述史具备人文性特点的根本原因所在。所谓人文性是指立足于个人并关注个人与社会间关系的知识。口述史人文性更聚焦于生命史,对由细节堆积起来的人生史报以极大耐心和敬意;人文口述史在尊重基本历史事实的前提下,甚至不会忽视口述者有意或无意的“谎言”,而以社会建构视角来探查这一存在的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