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海德格尔的语言思想主要集中在后期。在40年代中叶(1946年)写的《关于人本主义的信》中,他明确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一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代表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命题。在50年代,他又对语言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思考,提出“语言是大行(Ereignis)的展示”这一独特的观点。纵观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确定,“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一命题的真正涵义究竟是什么,“语言是大行的展示”说的又是什么,“语言是存在的家”与“语言是大行的展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海德格尔后期的这种语言思想的实质何在,这些问题应是理解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关键所在。然而,国内80年代以来对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对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的这些根本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更是很少见到。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引起对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论主体性的三个层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关于主体性的探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在主体的实践存在方式方面,主体的认识建构方面,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化运动方面,都已经深入到了问题的深层。又如对主体性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主体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也进行了有创造性的探索。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探讨大多仍是局部的、某一层面的,还没有上升到对主体性的系统研究,因而主体性的整体内涵还未清楚地揭示出来。本文试图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主体性的各个层面,确定主体性的全维度存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的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哲学界讨论的一大热点,关于人的哲学研究──(哲学)人学呈现出一种观点纷陈、诸家争鸣的局面。然而可喜之余也应看到,在这些对人的研究中却很少有关于人的系统性创造性探索。韩震教授的新作──《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正是人学研究的新的重大的创造性成果.首先,从主题的角度来看,作者把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人学理论的中心和全书探索的主历,这的确把握住了当今人类发展的时代要求,抓住了人学研究的关虹或根本.近两三年来,在人学究竟研究什么即…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主体性刘敬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突出企业主体、个体主体的主体性经济,它将会充分发挥和实现每一企业每一个体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也会带来主体性发挥与...  相似文献   
15.
刘敬鲁 《学术研究》2002,65(4):16-21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实际探索了两个主要问题 :存在的意义问题和人的生存由何而定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后他对这两个问题的继续思考 ,最终导致了他思想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实质上是从此在的生存是存在的一种突出样式到人的生存是被大化所决定这样一种根本性的改变 ,这表现在理论结构、内容实质、人学主体等方面。但同时 ,在海德格尔的前期和后期思想之间又没有一道绝对隔离开来的鸿沟 ,相反 ,二者是有着内在发展逻辑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前期人学思想所思的内容是后期人学思想得以形成的实际上的出发点 ,后期思想则是海德格尔对前期思想所提出的根本内容进行更深入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组织生活在根本上具有价值性质,对组织生活的管理是一种价值实践过程.价值冲突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内在于各种价值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的过程之中.管理价值冲突的原则是一种正义原则,针对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实质关系.正义地管理组织生活的各种价值冲突,是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所有的价值冲突都存在着对组织整体发展的一般关系,都涉及所有价值主体的共同本质要求,因而存在着管理所有价值冲突的普遍正义原则.价值冲突的性质类型不尽相同,这决定了管理它们的具体正义原则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一  任何一种经济生活都包含了特定的道德内涵 ① 。也就是说 ,任何一种经济生活 ,都具有包括人和相关事物在内的统一整体的运动规律 (或必然性 ) ,这些规律内在地包含了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其他行为的道德要求。因此 ,经济生活的道德不是来自于经济生活之外 ,而是内在于经济生活本身。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第一次以智力的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体力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导地位 ,它的运动规律或必然性特征在于 ,人类知识的运动成了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知识经济本身所包含的特定的道德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8.
经济生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经济生活状况对人类的制约与人类不断对之进行超越的矛盾 ,是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规律。经济生活不仅与人类的需要互生互动 ,而且对人类精神生活具有重大的塑造作用。在经济生活中 ,归根到底 ,超越是主导的方面和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管理的社会责任问题,是谢尔登管理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立足于追问管理的终极目的和本性,谢尔登阐明了为什么工业管理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性与社会双重根源。工业企业是人们合作的复杂形式,工业是共同体的一部分。工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业的代表,它对共同体必须承担正确地服务于共同体的需要的责任,对进入工业中的人们,必须承担正确培养他们的精神、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的责任,同时,它还必须努力为人们提供较高的生活标准和最低限度的闲暇。谢尔登的上述思想,开拓了工业管理研究的社会整体优先的视野和历史主义方法,具有重要的历时性思想价值和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作为部门哲学的经济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哲学是关于经济的哲学 ,它的概念含义是哲学 ,而不是经济学 ;它不是关于整个世界普遍性思考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而是部门哲学。从哲学史来看 ,哲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整个世界存在的共性方面 ,人存在的一般维度 ,不同部门领域中所包含的哲学对象。哲学史的考察表明了经济哲学何以能够成立。经济哲学作为部门哲学 ,其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 ,具体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共性方面 ;经济活动与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