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正> 《论诗三十首》是金代诗人、文艺批评家元好问的早期诗学代表作,写于28虚岁。因其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提出的“别裁伪体亲风雅”和“转益多师”的精神意蕴以及七绝论诗的样式,为我国诗坛确立了品评诗人诗作的批评流派,为恢复、弘扬诗歌创作的风雅传统,为金代诗歌开辟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53.
徐松龛是位赋有诗家气质的晚成诗人,其诗多姿多彩,不拘一格。山村水乡的民情风俗诗,具有国风、汉乐府的民瘼之痛和南朝情歌的婉丽情韵。描山绘水之作,与地理学相融,自然美中寓有社会功利价值,独树一帜。读诗评诗之歌,极赞杜甫的忧国爱民的现实主义传统,誉元好问其人其诗为杜甫传人、开宝元音。写太平军与捻军的篇章,尽管意在诅咒,却显示了农民义军的威武雄壮的侧影和清廷文臣武将畏缩狼狈的丑相,可谓别具史料价值的“史诗”。  相似文献   
54.
徐继畲评传     
<正> 徐继畲(1795——1873),字健男、牧田,号松龛,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仕宦于鸦片战争与太平军、捻军风起云涌之际的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深受道光帝赏识,官至封疆大吏福建巡抚。《清史》本传说他“务博览,通时事;在闽粤久,熟外情;务持重,以恩信约束;在官廉谨。”《山西通志·乡贤录》赞他“为人器识深沉,行政务持大体,于通商事务尤老成远虑,洞达时势。忠爱出于天性,自受知遇,一念报国,生死以之,不解沽名。”考察其一生行迹,实为博学务实、勤政守廉、整饬吏  相似文献   
55.
新生代青年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是新时期教育发展框架中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群体意愿影响到具体教育表达行为。以西安市调查样本统计,结果分析表明,新农工继续教育意愿受婚姻状况、教育层次、收入水平、工作稳定性、教育认知度、企业支持度、继续教育学习模式等因素影响且作用效应显著。提高新农工群体继续教育意愿,促进其劳动力素质优化需要政府、企业、教育机构三方协同用力。  相似文献   
5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其本质特征之一是倡导运用现代法治方式和社会协同理念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中国构建国家风险治理体系,在社会转型期和"维稳"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力图整体推进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和制度化努力,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运行模式和工作典型。然而,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若干极具挑战性的难点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究完善,这主要涵盖决策定位、问责结构、评估工具、层级差异、风险感知等方面,这些问题构成了"稳评"机制实施的关键领域。当前,应在巩固既有实践框架基础上,正视难点问题,强化评估中的风险沟通与治理导向,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置于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来考察。  相似文献   
57.
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成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缩小农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代际流动是重要施策点。而教育公平作为起点公平,是打破社会阶层固化、促进底层向上流动的重要工具,农村教育的机会平等更是后扶贫时代缓解相对贫困的基本方略。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运用反事实视角检验教育机会不平等对农村子女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变化。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家庭子女存在教育机会的性别不平等,即教育代际传递过程中儿子与女儿的教育机会存在差距,女性子女教育机会受到父母教育程度的约束性影响;农村子女教育代际流动与其收入水平存在相关性,且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收入具有正向影响,而性别间也存在教育代际流动方向上的差异;教育因素对农村子女收入性别差距的贡献表现为特征效应而非系数效应,教育分布扩大了收入性别差距,而教育回报率缩小了收入性别差距;在反事实视角下,当消除女性子女教育代际传递的劣势后,子女收入性别差距减小约10%且教育禀赋不再对收入性别差距产生正向影响。相关教育政策一方面应该加强劣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改善相对贫困家庭的教育投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子女上学问题;另一方面应该改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及教育机会分配。同时继续加强农村地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改善女性地位,发挥女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