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抽象范畴和具体范畴一样,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中十分重要的范畴,探明抽象范畴的含义不只有助于加深理解它和具体范畴的辩证关系,也有助于加深理解科学抽象的方法.一为了揭示抽象范畴的含义,我们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等方面来进行探讨.从本体论来看,客观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抽象方面和具体方面的辩证统一,它们都是一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抽象方面和具体方面一样,也是客观的,它们都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哲学以及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上走创新的道路,就必须在方法上善于发现矛盾和提出问题。而矛盾的发现,问题的提出,往往成为后来矛盾、问题解决的第一步,特别是正确地提出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格言所说的:“真理产生于一  相似文献   
13.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即基本规律,下同)究竟是几个?是一个,还是三个?这是哲学界长期以来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庞长富同志今年四月十九日在光明日报《哲学》专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通过讨论来明确这个问题,对于理论和实践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把体系的创立和逻辑起点的确定看成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纯粹思维的产物。马克思曾经分别采取过从劳动范畴到价值范畴,最后才确定商品范畴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马克思选定商品范畴作为逻辑起点的根本原因是:只有商品范畴才能从本体论上彻底坚持唯物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不只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而且是哲学的光辉文献。列宁高度评价了《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伟大意义。他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结成了一个严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结成包括自然现在内的“严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系统大体上包括三个层面:生产的国际关系、生产的民族内部关系和生产的民族间关系。与此相适应,可以从生产的国际关系构成、生产的民族内部关系构成和生产的民族间关系构成这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视角,来考察“自然历史过程”的不可超越性与当代社会主义由以产生的必然性之间的关系。从生产的国际关系构成和民族内部关系构成的视角来看,当代社会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超越;但从生产的民族间关系构成的视角来看,在某种意义上却可以得出“超越”的结论,而对这一结论需要加以说明和限制。对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与当代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也应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17.
资产阶级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要是约·洛克(1632—1704年)的哲学.我们只有认真地、全面地研究洛克哲学以及它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方法论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理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有人认为,唯物论作为方法论“较为牵强”,研究方法、抽象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抽象是研究的发端”,研究工作应走从抽象到抽象(思维具体)的道路;而实际上,唯物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研究方法、抽象法首先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实在具体、事实是研究方法的起点,研究工作应走从具体到抽象,即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马克思的辩证法在创作《资本论》时所运用的总方法的两个方面,认真探讨这两个方面,对于加深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体系,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当前国内外理论界正在认真探索和讨论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摭拾庸俗经济学前辈对马克思经济学说进行攻击的余唾时,煞有介事地胡说什么马克思没有自己独立的方法.例如,英国经济学家、左派凯恩斯主义者乔安·罗宾逊说:“如果在经济科学的进步方面毕竟存在着某种指望,那么应当是利用学院派的方法(指: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方法——引者)来解决马克思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20.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规定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定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性质、内容、范围和导向,它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首先是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围绕着解决我国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展开的。对于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来说,改革绝不是什么外因。当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动力;它制约着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但不能取代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