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社会学的起源,有的人追溯到很远的时期。比如,有的人从我国先秦诸子著作中去找社会学内容,有的人从希腊、罗马时代和文艺复兴时代作家的著作中去找,更多的人从欧洲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著作中去找。但是,大多数资产阶级社会学家都认为,社会学是发源于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自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到十九世纪上半叶这两百年间,欧洲(特别是西欧)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科学、技术、工业发展迅速,人口增加,城市扩大。通过不断革命和斗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到1825年,英、法发生第一次经济危  相似文献   
22.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认为,作为社会学工作者,我们应当而且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因为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各按其不同社会经济基础的要求,都具有一套社会行为准则。如果该社会全体或者绝大多数成员都能按照这套社会行为准则办事,这个社会就能做到安定团结;也可以说,这个社会有它自己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23.
现代意义的法治是源于西方的法治观和法治体制,中国传统的法治观和法治体制体现的法治实质上是人治.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陆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并不断采取具体措施予以落实,但从实际情况看,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4.
西南联合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它继承了"五四"和"一二·九"运动光荣传统和三校严肃认真的学风,在短短的8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  相似文献   
25.
1936—1940年我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期间,曾选读吴宓教授的《欧洲文学史》课程,是他的及门弟子。1947~1949年我在武汉大学教书期间。吴宓教授是我的同事和邻居。我们虽无私交,但他的传奇经历不断引起我的注意和兴趣,增加我对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6.
陈达教授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始人,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10余年,新中国成立前曾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在美国留学期间,跟随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社会学家奥格本(William F.Ogbum)等研习社会学。1923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学习社会学的人一般都知道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传到美国后,为时不久,美国的社会学研究的声望便超越了欧洲,其主要原因乃是此前欧洲社会学偏于理论研究,而美国的社会学偏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7.
1936~1940年我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期间,曾选读吴宓教授的<欧洲文学史>课程,是他的及门弟子.1947-1949年我在武汉大学教书期间.吴宓教授是我的同事和邻居.我们虽无私交,但他的传奇经历不断引起我的注意和兴趣.增加我对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8.
1945年1月至1947年7月,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读研究生。当时,正是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资本、扶助弱势群体的时期,也是美国学术界反对各种保守势力、为弱势群体说话的时期。我有幸遇到两位很不平凡的导师。第一位导师是威廉&#183;奥格本(William F.Ogburn)教授。他在主持我申请候补硕士生资格的综合考试之后,被美国政府借调到首都华盛顿去工作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9.
2010年5月4日,老友杨生茂教授仙游,噩耗传来,沉痛难已。除即电杨令侠教授致哀外,月余以来,总感到于情于义,我是不能不写一篇纪念他的文章的。  相似文献   
30.
在近期的阅读和写作中,曾经几次涉及我和著名诗人曾卓的交往情况。缅怀故人的深切情怀,难以忘却的愧疚心情,促使我禁不住写下这篇回忆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