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45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282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后,国内学术界对其提出背景、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理论渊源和时代价值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既有研究在理论渊源、概念厘定、现状研析和实践路径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因此,未来应重视和深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基础概念和现实困境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和拓展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以期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2.
希望神学史     
希望神学是60年代以来西方最有影响的神学。它强调希望,强调末世论。这种神学不同于那种“世界毁灭”的消极末世论,而是强调朝未来开放,强调上帝在未来,在前方或内在于心,因而人应当超越当前,而这个超越意味着同资本主义、技术社会不妥协。希望神学主张批判,反抗现实,这导致了革命神学,这样它就同西欧的激进学生运动联系在一起。希望神学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是莫尔特曼和布洛赫,前者是有神论者,后者是无神论者。这也反映了当前西方各种思潮合一趋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53.
刘茂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副教授):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的需要,而且是繁荣社会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在如何对待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我认为,一是要充分认识只有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才能保证社会科学研究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方向,这是繁荣社会科学的前提;二是要充分认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同志,更要提倡认真读书,这样才有可能完整地、准确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不仅是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只有  相似文献   
54.
一问题的提出科研工作者在探索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研究,诸如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空间状态的比较、时间变量的比较等,这些比较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就形成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的转化。由此可见,比较研究、比较思维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然而,人们在应用比较研究方法,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时,又发现某事物与某事物具备可比性,某事物与另一事物不具可比性。这就提出了一个何谓可比性的问题,这同样是科研工作者在进行比较研究中,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就是比较研究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要回答这一问题,作者想到从地质学家对一些最普遍而又长期难解的同一客体的双解地质现象及其规律的揭示中,可以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55.
56.
科学技术是蕴涵着价值的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包括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政治文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等;科学技术负面价值既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又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实现对科学技术价值的合理利用,应树立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大协调发展观,建立科学技术运用的社会控制机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人、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协调。  相似文献   
57.
“动”和“静”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世界的本原或本体是实有的。而实有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从先秦到近代,哲学家们一直围绕着“动”与“静”这对范畴进行长期的探索。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动”与“静”这一对范畴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对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所谓“动”是指变动、  相似文献   
58.
近代中国区域城市研究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中国城市史通过对沿海、沿江有代表性的重要城市的研究,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为阐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但是,要进一步深化对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还需扩大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围,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对区域甚至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城市作比较研究,对城镇体系、城乡网络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考察,由点及面地弄清城市发展的历史、特点和规律。因此,区域城市史研究亟应提上日程,并有若干理论方法问题需要探讨:近代中国区域城市研究的对象、内容是什么?可以采取何种研究模式?有哪些值得研究的理论方法问题?我们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构想,向专家学者请教。  相似文献   
59.
马林涛 《东岳论丛》2002,23(2):59-62
唐代武侠作为一个特定的民间社会群体 ,可分为义侠、女侠、剑侠、道侠等 ,唐代武侠身上表现出浓厚的民间色彩、十足的江湖气息和武功高超、人格独立、行侠仗义、出世思想、文身习俗等特征 ,以及这一社会群体与恶少、商贾、文士等其他社会群体相互交织的关系 ,显示出作为古侠向近世型武侠转折点上的唐代武侠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60.
党的十四大为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学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和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重大问题。为此,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中国文学会、汕头大学和《汕头特区报》社年初在汕头大学召开了“文学与市场经济”研讨会。由于讨论涉及的问题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刊特此摘要编发会议的部分论文,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