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PBL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自学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临床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构建PBL和临床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妇产科教学新方法,以案例讨论为平台、以问题为引导、以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为指南,增强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操作的综合素质,对培养现代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从来而且永远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单方面的力量来完成,只有得到乡土社会中人们的认同,具备一定法治意识的人们能够自愿接受才能够推动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的建立与正常运行。在乡土社会法治秩序建立与维系的过程中,法治意识的培养与认同固然重要,但是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维系的基础仍然是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并延续下来的基本道德。 相似文献
13.
陆游一生的闲居心态复杂多变,田园诗风亦随之嬗变.隆兴元年和乾道二年两次罢归,陆游强作欢颜,诗风在旷达中蕴涵着感伤.淳熙八年,陆游再度闲居,内心极其痛苦,诗中时有抑郁不平之气;两年后心态略有放松,诗风也变得轻快自在.淳熙十六年起,陆游又谪居12年.起初心态消极,诗风萧散疏淡;次年心态开始平和,描写个人生活情趣均清新纯明,刻画乡村风土人情皆情真语朴;庆元党禁期间,因刻意摆脱政治,诗风益发和平粹美;致仕后心态闲适淡泊,诗风也恬淡清旷.嘉泰三年后,暮年诗人对故乡更为眷恋,诗风愈趋平淡古朴;渴望收复中原的心态益发迫切,诗风又显得劲健昂扬.陆游的创作极大丰富了古代田园诗的艺术风格,为这一诗歌题材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4.
梅尧臣堪称宋代田园诗的开山祖师。在两宋诗人中,他的作品率先集前朝历代田园诗之大成,将陶王田园隐逸诗、中晚唐田家讽谕诗和《豳风·七月》的艺术传统网罗殆尽,并完成了从一味蹈袭到自立风气的重要转变。为范成大等田园诗人导夫先路。梅尧臣田园诗的形式、风格、题材、体式等均对宋代诗人产生示范作用,其开创的四时体田园诗对宋人影响颇大,沉着朴实和平淡自然两种风格均开两宋田园诗风气之先,田园风土诗和农具诗的题材类型被后继者效仿,绝句组诗和五律体的选择也对后世诗人有所启发,成为宋代田园诗惯常采用的体式。总之,梅尧臣的创作成为两宋田园诗重要的艺术渊薮。 相似文献
15.
刘蔚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6(6):78-87
楼钥《北行日录》和范成大《揽辔录》是成就最高的两部使金行程录,二录所记淮河至燕山城的行程高度重合,书写亦颇多共性.在宋金战事一触即发的历史关头,身为南宋使臣的楼钥和范成大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利用出使之机,对金国宫殿、政刑制度、山川古迹、风俗物产进行政治层面的观察与书写,以期为朝廷和战决策提供依据;学殖深厚的楼、范二人在书写中既广征博引史书、地志,又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综合运用实录、数据和舆图式写法,辞理详赡严谨,学术价值极高.作为文坛翘楚,他们的文才诗意自然流露在字里行间,爱憎之情的倾注、虚实结合的技法以及随处可见的审美感受,为二录平添了几多隽永意味.《北行日录》和《揽辔录》淮燕行程的书写兼具政治性、学术性与文学性,是南宋乾道年间集官员、学者、文士三位于一身的使臣群体的共性表达. 相似文献
16.
17.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也催生了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院校网络教育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面对自律性相对较差的职业院校学生,本文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为顺利开展停课不停教、隔空云教学提供保障,最终实现学习不延期,效果不打折的网络教学进行... 相似文献
18.
郭嵩焘出使西欧期间,认识到华侨在通商国防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海外设立领事馆保护华侨的积极主张,并身体力行,爱侨护侨,其思想与活动有利于打破清政府的海禁政策,是开启侨务近代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19.
块数据,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基于块数据对人、事、物所在的各行业或领域的海量数据融合,逐渐被应用到城市社区治理中。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安全屏障,基层社区的安全稳定关系到整体国家安全。立足当前西藏城市社区构建的“三级平台、四级管理”网格化治理平台,西藏自治区城市社区施行了基于空间地理、社会个体、政府、企业块数据融合的多元化、立体化治理。 相似文献
20.
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门类,宋代是田园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段。宋代田园诗的演进经历了承袭、自立、突变、繁盛、深化五个时期:从北宋前期一味地步趋晋唐,到北宋中后期开始形成独特面目;从南宋初期因战争因素的介入而发生突变,到南宋中期由于大家、名家的出现而空前繁荣,再到南宋后期继续深化。在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宋代田园诗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薄走向丰厚,形成煌煌大观,为中国古代田园诗史绘上了绚丽一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