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成就卓著又极有个性的大家。他的作品充盈着反帝反封建的热忱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与愤激;在艺术上,他倾向于浪漫主义,勇于开拓、创新。郁达夫生前就负有盛名,作品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最后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贡献给了民族革命战争,就义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枪口下,从而更赢得了后世对他的深深景仰。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25日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诞辰110周年。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为纪念鲁迅及其对中国新文化革命运动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本刊特选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副研究员、鲁迅研究专家卢济恩(卢今)先生的新作《忧愤深广的问题小说——鲁迅<阿 Q 正传>探索》一文,以表悼念,  相似文献   
13.
一 梁实秋(1903—1987)与散文结缘,可以追溯到二十年代初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作于一九二三年的《南游杂感》、《清华的环境》等(均载于《清华周刊》),已初步显露出他的散文艺术才华;一九二七年他执编《时事新报》的《青光》副刊,有段期间几乎每天都要作一篇短小的散文,后经筛选编成一本集子《骂人的艺术》(新月书店出版)。据梁实秋晚年在《雅舍散文·副刊与我》中说,这本书曾有人盗印过,但它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一九二八年十月,梁实秋在《新月》杂志一卷八期上发表了《论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他相当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散文艺术主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中国传统散文艺术的重视,同时又善于大胆地汲取西方散文长处的艺术见解;其中固然有个别观点有着贵族气的痕迹(如认为“引车卖  相似文献   
14.
一篇好的论说文,总要观点鲜明地提出问题,透辟中肯地分析问题,令人信服地解决问题。这三者中,提出问题是前提,它制约着全文的内容。提出问题在文章中所占的篇幅一般是不多沟,但是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怎样提出问题,却往往是作者煞费苦心的事。一篇论说文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它所提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它的思想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这就要求作者善于从客观实际出发,抓住事物矛盾的本质,敏捷地对社会现实问题作出反应。如果问题提得不及时、不准确,脱离实际,或者在现实斗争中是无足轻重的,那么,不管  相似文献   
15.
没有具体描写,就无所谓形象;缺乏形象性的作品,总是枯燥乏味,难以动人的。在鲁迅的散文中,不仅人物被描写得栩栩如生,景物生动如画,有些本来是十分抽象的东西,由于他的描写艺术高明,也活泼泼地呈现到了读者的眼前。一在人物描写中,心理描写虽是比较困难的,但还是能够把它生动地表现出来的。鲁迅的办法很多,他有时借描写人物的举止、神情来展示其心理状态,有时从描写人物的感觉入手,将其所思所想巧妙地显露出来;有时干脆直接抒写人物的思想活动;有时落笔于人物的某种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寓■于戏:小翠以谈狐说鬼的方式来反映现实矛盾、揭露社会黑暗,是《聊斋志异》的一个显著特色。《小翠》的主人公,就是一个狐仙。小说在交待王侍御儿时无意中庇护过一只避雷霆之击的狐狸后,就展开了狐女小翠被狐母送上门去作王侍御的儿媳以。“报(?)恩”的曲折故事。小翠是狐狸变来的。她被送上门,人们不知她从何而来,后来她负气而去,也不知她去向何方.在王侍御和王给谏的明争暗斗过程中,小翠多次运筹帷幄,巧加安排,是人们所料想不到的。王侍御的儿子元丰又呆又傻,小翠却治好了他的痴病,这就更神了。可是,在日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风俗画的热心倡导者,他不仅瞩目于美术范畴的风俗画,他还认为文学创作也应当重视对于风土人情的表现.在给陈烟桥的一封信中,他说:不但在木刻中应当“杂入”“各地方的风俗”之类,而且“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鲁迅自己的创作,便是很注意对于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世态的描写的,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莫不如此.在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934年,日本友人增田涉打算将《朝花夕拾》翻译过去,和鲁迅商议,鲁迅在复信中说到:这本散文集里是有许许多多“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的描写的.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一共有三本,《呐喊》和《彷徨》里的二十五篇作品,取材于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大体上是从清朝末年到“五四”以后;《故事新编》共收八篇历史题材作品,在《自选集·自序》里,鲁迅称其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相似文献   
19.
寓真于诞——《考弊司》的艺术构思 讽刺文学作品,常常采用寓真于诞的写法,所写的事情看上去荒诞无稽,但其中却蕴藏着生活的本质真实。《考弊司》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考弊司”是稽查科举弊端的官府机构。这篇小说所写的是阴间的事,这是一种假托,它以变形的方式影射人间社会,辛辣地讽刺了封建吏治的腐败和官场的肮脏、黑暗。小说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讽刺形象——虚肚鬼王,这个畸形形象是封建末世官场的必然产物。虚肚鬼王作为司辖考弊的司主,办事无疑应该光明磊落、廉洁奉公,否则,他就无法有效地行使职权了。然而虚肚鬼王偏偏不是这样的人。蒲松龄把人物应当具有的美德同事实上的极端丑恶,不协调地扭结在一起,让人物用自己的恶行无情地撕下自己冠冕堂皇的假面,这样,就使得形象具有了尖锐的讽刺性。正是在对讽刺形象的毫不容情的否定与鞭挞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倾向性与深刻的思想性。 夸张是讽刺性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段。通过夸张的情节和场面,能够使讽刺形象性格中丑恶卑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