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国内外期刊界、学术界、科研管理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应用学术全评价体系或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立足于学术期刊的注册、存档、评价、策划、传播等核心功能,构建出定量定性指标融合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取代以文献计量指标为主的原有指标体系,将反四唯五唯SCI至上落到实处,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针对目前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构建的以质量和创新为主导的“全评价”体系,从评价主体、评价目的等方面,对如何确定评价专家,优中选优,确定“重要创新、重大贡献和重大影响”,怎样理解“简明高效”,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特点遴选人才,进行“元评价”,如何建立“申诉”和“复议”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3.
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24日-25日,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五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24.
改革开放30年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重要成果探视——基于图书被引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中国传统学术研究非常重视目录学,因为目录学能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将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应用于目录学,便产生了引文索引数据库等大型检索工具.利用这些工具也能从一个角度窥视现当代学术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25.
26.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研究成果评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具体了解人文社科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学术期刊及评价、学术评价的看法,对全国部分学者及高校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提出了19个问题,涉及期刊的种数、质量、版面费、研究生发文规定、学术集刊建立引文库、期刊评价指标、学术评价的必要性、指标与评价方法等.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其他数据和材料,分析了相关问题,提出了必须尽快建立与完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和学术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7.
叶继元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2):6-7
学术界有关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评价过分数量化、形式化的观点不时见诸报刊,近日,《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吸取了学术界的建议,明确要求“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这传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目前实际存在于许多学术机构的简单化、片面化评价有可能得到根本遏制,注重真才实学的评价有可能将进一步回归。 相似文献
28.
29.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叶继元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1)
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普遍存在着定性、定量等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而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的三位一体新概念组合的提出可以合理解释评价的历史、现状及预测未来。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由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指标、方法和制度六大要素组成。对任何一项评价,都应形成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标准、指标、方法的运作模式。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澄清评价领域的模糊认识、明确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方向和路径、提供评价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通过2770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基本数据库,分析了2770种期刊中质量较好的CSSCI来源期刊493种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责任者结构、刊期结构、创刊年结构等,针对期刊质量不高的问题,从宏观管理角度,提出了稳定数量,加大学术期刊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