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语言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我国学术界在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拟就语言的认识功能,做些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德国古典哲学,试图克服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实现哲学的统一。以此为前提,现代西方哲学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语言、分析哲学、解释学、实用主义、实践哲学、主体客体观等方面对物质和意识进行剖析,扬弃传统的两极对立,力图实现哲学派别的互动和兼容。这个过程是一个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又从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过程,那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对立到兼容,又从兼容到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53.
现代科学,如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对人类(主要是儿童)的认识发生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肯定认识的选择性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但是,有的同志据此主张要用认识的选择性代替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属性不是反映,而是选择”。(见“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认识定义新探》一文。以下简称《新探》)有的同志在反驳这种观点时,认为反映论与认识的选择性均有合理性与片面性,主张认识的本质是反映与选择的统一。我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认识的选择性并非与其相对立,相平行而是包含在能动的反映论之中,它不能取代或否定能动的反映论。我们的任务不是要用认识的选择性替代唯物主义反映论,而是通过对认识选择性的研究,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 相似文献
54.
人们普遍认为,现象是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因而是纯客观的。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现象以客观物质为实体,但又具有认识主体的特性。在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论述过现象的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现象随着认识层次的深入而具有更明显的主体性。研究现象的主体性,目的在于要对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区分主体行为对客体的“干扰”作用和客体特性本身,以便客观地揭示客体的性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55.
一 整体性原则,是现代科学认识必须遵循的极为重要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明确提出,是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人类认识的客体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客体的范围上,人们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仅仅认识那些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有直接关系的对象,而且逐渐扩展到认识那些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关系比较间接的对象。仅仅就认识的自然客体来说,它的范围无论是向内(微观)还是向外(宇观)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向内,已达到了10~(-13)厘米(10万亿分之一厘米)之微,向外,已达到了200亿光年之遥(1光年将近10万亿公里),在空间尺度上相差四十多个数量。这种变化表现在客体的性质上,一般说来,现在的比过去的复杂,有机的比无机的复杂,人改造过的比没改造的复杂,社会的思维的比自然的复杂。高级形态的事物由低级形态的事物发展而来,它包含低级形态事物的性质,但又不归结为低级形态的事物,而是比它更加复杂。 尽管认识客体的范围如此广大,性质如此复杂,但现代科学所达到的成果表明,它们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整体。从客体的组成和性质上看,人类居住的地球和其 相似文献
56.
从价值冲突到价值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国忱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3):28-32
价值理论已经唤起人们的觉醒,而价值务实却引起社会失衡和不均.这种现象处处可见,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价值发展链条上寻找中介机制进行合作和实现价值的多样化,是防止价值失衡的重要举措.实现文化、理性、技术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是解决价值失衡.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7.
刍探“规律的简洁性”——兼谈岩崎允胤和宫原将平的《科学认识论》辽宁大学哲学系吕国忱一提起规律,人们常常把它与客观的、必然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传统说法联系在一起,似乎规律是纯粹客观的,而不带有任何主观成份。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认真阅读了日本学者岩崎... 相似文献
58.
马佩、李振江同志在《中州学刊》1992年第3期发表了《论悖论的本质》一文(以后简称马李文),主张“悖论是人们违反客观辩证法的一种恶果,是客观世界对人们违反客观辩证法的一种惩罚”。这就是“悖论的根本性质”。如此界说,不敢苟同。本文以说明悖论本质为己任,同时与马李文提出商榷意见。 怎样看待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马李文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坚持“整体和部分是有着根本的性质差别”,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点。“在说谎者悖论中,却正是把部分与整体相混淆了”。在集合论悖论中,“元素都是集合的一部分,而集合则是由元素汇集在一起所构成的一个整体”,集合沦悖论“正是混淆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马李文强调两者的“性质差别”,而悖论强调两者相“混淆”,这说明马李文并没有真正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科学关系。 相似文献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