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是一种基础性秩序变迁,意味着社会运行结构性条件的重构。面对新的社会转型,注重生产的传统社会学理论已经无法对当代社会的巨大消费差异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为我们诠释消费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符号消费、异化消费、拟像消费作为鲍德里亚分析消费社会的概念工具,为我们揭示了基于象征性权力的当代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152.
终鲁迅一生,他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抨击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曾力主“不读中国书”,另一方面则又潜心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研究,并以其甚深的旧学功底,在国学研究方面作出了显而易见的贡献。对此,本文从文化理想和个性心态这两个视角,予以较为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鲁迅对于传统学术文化的独特态度,既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同时也与鲁迅的个性性格及学术文化背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鲁迅的国学研究有着社会文化和个人素质的双重动因与内涵,由此我们也能窥测到中国现代学术和学者的某种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53.
场域论视角下的高新技术园区自主创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对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技术、经济等角度的探索与分析.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将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统一起来的折中研究范式,可为研究高新技术园区自主创新开辟一个新的理论平台.从场域理论出发,尝试从提升园区创新资本、培育园区创新惯习、健全园区创新场域三个方面探求推动高新技术园区的自主创新的路径,同样具有前瞻性的探索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54.
采用比较分析方法,从纵横双向比较分析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位中国式人物———关公、花木兰、屈原和蔡文姬,考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式人物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差异。主要是因为中美价值观念存在一定差异以及华裔美国人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使得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式人物在性格,性别意识,情感经历等方面虽然与传统中国人物形象有一定相同点,但也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