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56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何为美学史?——从审美文化研究反观美学史研究姚文放一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事情只有挑明了才觉得它反常,以至使我们不得不为以往对此竟习焉不察、安之若素而感到诧异。美学史研究便是如此。我们已经有了多部中外美学史,但只须稍加检索便会发现,它们大都是美学思想史,也...  相似文献   
32.
33.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作为次级系统的大众传媒通过影响环境认知、促成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舆论,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能动作用。但在公共危机状态下,大众传媒的“双刃剑”属性相当明显,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也存在负效应。因此,需注意探索和掌握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传播规律,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积极控制,提升和完善社会控制策略,维护社会秩序,凝聚社会力量,为战胜危机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4.
高芳放 《南都学坛》2007,27(4):119-120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更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创新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才教育。  相似文献   
35.
意境探源     
意境理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历来盛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意境理论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是佛教输入的结果。笔者在考察我国古代有关美学史资料以后,对于这一观点颇感怀疑,故此试对意境之源作一探寻,以就正于大家。一意境的美学内涵是什么?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个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的问题。我觉得明人朱承爵的解释较为剀切,他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确实,所谓意境就是在文艺作品中情景并茂、物我双融所达到的那种高度凝炼、余味无穷的高妙境界,意境中的景不是毫无生气贯注的刻板摹写,意境中的情也不  相似文献   
36.
通过案例整理发现,现行法律制度中,判定主体资质有瑕疵的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理由主要为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法人行为能力欠缺,但此种认定路径并不合适,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判定理由更具正当性。对于主体资质失而复得从而恢复合同效力的司法解释,无论是法律行为的补正或确认制度,或以主体资质作为法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等学说,都难以成为其理论依据。从保护特殊建筑的法规立法目的的角度,可以判定主体资质嗣后取得的合同有效,但这只能是少数情形。  相似文献   
37.
论公安派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中叶以后,在中国美学史上曾掀起了一股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如果说前驱的骁将当推李贽的话,那么摇旗呐喊的殿军则是汤显祖。而与李贽、汤显祖同时汇入这股浪漫思潮的,还有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首的公安派。三袁与李贽、汤显祖在高扬美学主体性的大旗之下,结成了讨伐古典主义美学的同盟军。  相似文献   
38.
中国古典戏剧以程式化为重要特色,它的每一个方面、环节、要素都有相对固定的规矩和套路,对于这种长期延续下来的规矩、套路,作者、演员驾轻就熟、习以为常,观众也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中国古典戏剧在结构布局上杂剧、传奇各有章法,在角色配置上生旦净末丑各有其态,在唱腔念白上喜怒哀乐体式不一,在身段仪态上雅俗贵贱不容混淆,就是舞台动作的概括功能和背景道具的象征意味也是约定俗成的,然而就其深层意蕴而言,这种程式化的戏剧形式则是以戏剧美学的规范思维为潜在背景。中国戏剧美学较早就出现了为戏剧创作提炼法式、订立规则的…  相似文献   
39.
中国戏剧美学与理学姚文放1从总体上说,中国戏剧美学主要是以反理学的姿态出现的。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条则是宋明理学极端发展了儒学的伦理主义倾向,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主张用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禁锢和灭绝人的情感欲望.这恰恰与戏...  相似文献   
40.
<正> 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分特殊的科学时代:这是微观领域高度分化、宏观领域高度综合的时代。经历着大分化又面临着大综合的科学,带来了一个鲜明的特征:整体化趋势。这一点,在自然科学内部正日益获得突破,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还处于壁垒森严的境界。当人们普遍理解了思维与科技进展相脱节的根源之后,就不能不期待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历史的隧道中携起手来,要求社会科学嫁接自然科学的思维成果,但有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