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萧红跨文体写作打破传统小说学的限制,融合多种文体与非文学因素,注重场景的象征性铆接、风俗的审美性表现和氛围的艺术性营造。跨文体写作和小说文体的融合能力、接受主体的审美需求以及萧红的文化心理结构有关。萧红跨文体写作开创了现代小说诗学的新路向,创造了小说的新形式,促进了小说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2.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内含马克思主义的多种理论构成,尤其是其中的建立于新的人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学思想,更具现代美学理论的实践开放性。王向峰的《〈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从美学的角度切入《手稿》,对于劳动与美的创造、艺术生产、美的规律、人化的自然界、人的对象化、对艺术的感受等,都进行了深入阐发。《解读》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纳入到《手稿》的体系中来加以学理阐发,在中外传统文艺及当下的社会语境和文艺语境中予以实践性展开,提供了由进入《解读》进而进入《手稿》美学体系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文化的风起云涌,在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之下,文学批评不仅仅只是在专业刊物上才能看到的“至理名言”,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体都可以成为文学批评的阵地;文学批评当然也不仅仅只是批评家的事,编辑、作家、大众传媒的记者、网络与文学的爱好者等都可以成为文学批评的作者。文学批评真正成为多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  相似文献   
24.
历史的人与现实的人在人性方面存在同构,历史剧作家和现实观众都能理解和接受历史人物。相通的人类本性像一座心灵之桥,沟通了历史和现实。观众欣赏历史剧,不是单纯地去寻求历史知识,而更是把它当成审美的对象。这就要求史剧作家追求人性真实的深度。但是历史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人性必须符合历史逻辑和性格逻辑,否则就失去历史的真实性,不能成为历史剧的创造。  相似文献   
25.
《向峰文集》是王向峰 4 0年审美灵性的对象化成果。他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同时 ,建构中国美学理论的研究体系 ,老庄研究尤能显示其独特的学术个性。艺术文本的解读是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现实观照的表征 ,而创作则是其审美灵性的直接对象化。《向峰文集》实现了研究、批评与创作的互动 ,是臻于化境的关于审美文化的对象性确证  相似文献   
26.
考察文艺作品经典性的内在构成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时间的维度,从历时性考察,文艺作品经典性存在超越了它所属的时代,在所有时代被阅读,亦即艺术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存续;二是空间的维度,经典超越它所属的创作个体与所表现的对象个体、所属的与所表现的民族与国别,在世界文学视域中被阅读,具有人类普遍性的特点.所以文艺作品的艺术生命具有超越性,而这一超越性源于文本的审美性、原创性以及对话性.经典如同文化语法的母体,不断创生出新的作家和新的读者,其辐射性使文艺作品的生命存续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之中,同时也留存在一代代作家的互文性文本中.经典,表明文艺作品长久的生命存续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