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和主义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中和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精神我提出过美是和谐说,并认为中国古代的美是古典的和谐美,是美的三大历史形态的第一个形态。和为美的思想可溯源于殷商,春秋时期曾有和、同之辩,“以他平他”的杂多或对立的统一是为“和”,单一的抽象统一是为“同”。五味相调之为美味,五色相杂之为文采,五声谐和之为音乐。所以“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美不是同,而是多种不同的因素之有机的谐和。孔子和儒家把这一思想引向伦理、政治。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相似文献   
22.
什么是美学?有的同志说美学是研究美的科学,有的同志说美学就是艺术理论。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回答?我想对艺术和美的关系的不同看法是造成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和艺术是对立的,还是相互联系的?在联系中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題,也是一个历史上的老问題。已经打了几千年的官司了,但直到现在还仍然是一个悬案。看一看历史上的爭论,听一听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这个问題的意见,不是沒有益处的。一历史上的分歧美与艺术的关系问題,是历史上爭论的重大主題之一,也是每一个美学家所不可逃避的问題。在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美和艺术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沒有紧密联系。先秦诸子谈  相似文献   
23.
“烈火紅心”是在我国戏剧大跃进中出現的比較优秀的剧本。“烈火紅心”的出現有力的說明了篇幅較大的作品也完全可以迅速的反映現实,服务于現实斗爭。赶任务不仅是应該的,而且可以創造出成功的作品。本来,在我們的时代,象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义社会中物質生产和艺朮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規律已經逐漸失去作用了。因为我們正在消灭私有制,消灭剝削阶級对艺朮的限制和摧殘,而把艺朮掌握到无产阶級自己手里。无产阶級不仅进行着最先进的物質生产,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且在生产着  相似文献   
24.
一、艺术欣赏与审美活动艺术欣赏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具有审美感受的一般特征。从认识论看,它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直接统一的直观认识,它不借助抽象概念,而在生动的直观形式中深化到理性内容。从伦理实践看,它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理性目的和社会功利价值,总要对社会实践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艺术欣赏中,这种合目的性是通过无目的的形式实现出来的。欣赏者并不把它的艺术对象当作现实,也不以实用功利态度和直接的意志实践态度对待艺术中的  相似文献   
25.
<正> 美是和谐人人都能感受美、欣赏美,人人都爱美、追求美,人人都按照自己理想的美修饰自己、陶冶自己,在特定的美的理想鼓舞下生活、劳动、创造。但你若问他们什么是美,他们却说不出。历史上有关于美的种种学说,当前美学界也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迄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美的定义。象美学中这样奇特的现象,在其他科学中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26.
(一) 艺术批评以艺术欣赏为基础和环节。艺术创造到艺术社会职能的实现要以艺术欣赏为环节,艺术创造到艺术批评也要以艺术欣赏为基础。对理论著作、科学著作的批评,可直接对其著作的内容进行理性分析,无需经过欣赏的中介,而艺术批评或者说与科学批评相对的审美批评则根本不同。审美批评必须建立在对艺术品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必须以艺术欣赏为中介。因为艺术作为美的一种形态,是不能直接用抽象理性把握的,而只能用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的艺术欣赏,才能准确、恰当、细致地把握艺术在生动丰富的感性形式中的理性意蕴。失去了艺术欣赏的基础,就失去艺术对象的特征,艺术批评也就变为一般的理论批评,而不成其为审美的批评了。  相似文献   
27.
每个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每个时代也就有不同的艺术本质观。在这个意义上,适用于一切时代的艺术本质观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历史的具体的艺术本质观。关于古代艺术的艺术本质观,我已有专文论述,现在对近代崇高型艺术的艺术观再作一次集中的探讨。 随着对立的崇高之代替和谐的美,构成艺术一切因素都突破了素朴的和谐关系,而日益裂变为分离、对峙的关系。在这种对峙中,素朴和谐的古典主义艺术,逻辑必然地而且也历史现实地分裂为两种美学倾向和艺术类型。一种是偏重于客观再现,一种是偏重于主体表现;一种是偏重于客观现实,一种是偏重于主观理想;一种是偏重于认识、思维和勤奋,一种是偏重于情感、想象和天才;一种是向感性的外部世界拓展,一种是向理性的内心世界开掘。前者是现实主义,后者是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28.
<正> 摆在面前的是我的两位学生的专著:《实践—建构美学初论》(即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他们要求我写一篇序言,我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我感到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贵任。这本二十万言的美学专著,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和无限的深思。因为它的作者  相似文献   
29.
文艺美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文艺美学的产生1、文艺美学是美学的一门新学科文艺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大家知道,一般意义上的美学在近代逐渐形成了三个部分:一是对美作哲学的研究,研究美的本质、形态等问题;二是对艺术作社会学的研究,研究艺术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三是对审美的研究,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审美问题.这三大部分都可以相对独立地发展,概括起来讲,是一般美学.作为分支来说,它们又能够分别成为各自特殊的美学学科.偏重了对美作客观的研究,就发展成美的哲学;偏重于审美的研究,就发展成为审美心理学;偏重于对艺术的研究,就发展成艺术社会学.文艺美学,是艺术社会学更加独立化、更加美学化的发展,属于美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很显然,这一发展是量的变化过程,但它的变化也必然会带来这门学科的质变,带来这门学科新的对象与范围.  相似文献   
30.
周来祥 《东岳论丛》2005,26(5):150-152
“主客二分”不等于二元对立,也不能因为辩证思维承认矛盾的对立而将之说成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辩证思维承认矛盾的对立,也认识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和谐统一。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创造了彻底解决和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现实基础,一方面又开创了辩证和谐发展的大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