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煦良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4)
密德登·麦雷(Middleton Murty)有一次把文学批评形容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我们忍不住要说文学批评只享受到一种有条件的独立性。当然,有一个时期,人们研究任何一个作家时,把什么规则和理论全抛到九霄云外,批评家弄得只能完全信任自己的经验、喜爱和判断了。但是那些导致文学批评行为本身的各个阶段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在文学形式上,没有比文学批评更多地倚赖其它学问的了。 相似文献
32.
周煦良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59,(11)
在资本主义国家,尤其在美国,儿童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了。本期我们介绍了一篇国际社会保卫学会第五次会议的报告,从这个有苏联专家们参加的国际会议上,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国家学者们的狼狈和理拙词穷状态。这一篇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的书评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点儿童犯罪问题在美国的严重性。不过评述者虽不同意原著者的那些建议,自己也同样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几个穷牧师和宗教性的道德教养身上,这也是空话。宗教消灭不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当然也消灭不了在这种制度下产生的病症。总之,兜过来,兜过去,这些资产阶级学者们总是害怕承认这是一个社会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33.
概率论方面的研究,就跟晚近的数理逻辑一样(而且事实上和数理逻辑的关系很密切),大部分都极其专门;要辨别和说明一些争执的哲学论点并不容易。一上来自然是以两派的鲜明对比开始:一派和凯恩斯一样,把概率定义为命题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所以对于这派人说来,概率命题就具有这样的形式:“命题s由于它和一套n命题的关系,就 相似文献
34.
人类是处在心理一社会的进化阶段,主要牵涉到主导观念体系的激烈变化。普遍观念体系总着眼于对人类命运的信念,影响人类对生命的总态度和对待实际事物的方式。我们生活在二十世纪中叶的人正在看见一种新的观念体系的产生,即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者的格言是我觉得任何人都和我一样。人道主义是根据方向性的过程而不是根据静态机能的过程来思维的,是根据质地和多样性又根据数量和统一性来思维的;最重要的是人道主义把我们分散的和大部分未经利用的知识宝藏集合起来,排列起来,以提供一个新的人类命运的远景。这种新的远景必然是进化的,而进化的人类阶段的主要步骤是通过精神组织突破为新主导模式来实现的。在生物进化的后期,心灵成为进一步进化的基础和主要泉源。现在拦在我们进化道路上的挑战怪物是:核战争、化学战争和细菌战争的威胁,人口过剩的威胁,共户主义意识形态的兴起和诱惑,中国没有能参加联合国,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世界不同文化种别的冲蚀,普遍注重手段,而不注重目的,注重工艺和数量而不注重创造性和质地,因贫富之间的悬殊,因富国与贫国之间的悬殊而引起的希企革命。新的进化观必须是科学的、全球性的,同时也关心到个人。质地必须是我们观念体系的主导概念。“自由但不平等”应是我们的格言。在人口问题上,西方世界必须开始认识我们的目的不是增长而是减少人口的绝对数字。经济制度也必须作同样的翻案,应该从事建立一个目的在于从质上满足真正人类需要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35.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美国〕的南方〔小说〕主要意味着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因为过去蕴藏在现在里面的那种感觉就是在他的小说和短篇小说里体现得最最全面,而且尽管有他的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如果表现在差一些的作家身上,就会把作家淹没得无影无踪),他仍然能做到这样。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象他对自己的读者那样毫不迁就的。他可以艰涩到英明其妙的地步。长达四页的句子,括弧里面再加括弧,这些都不是少见的。词藻堆砌得象发洪的河流,而也象发洪的河流 相似文献
36.
二十世纪的美国小说,是对人生主要价值的巨大而严肃的探索。这种价值的探索,以及对价值的缺点与相互限制的批判,在传统上就叫做哲学。美国小说里的哲学比我们哲学系出产的哲学还要重要得多。美国文学和欧洲的现象学、存在主义都处于同一时代。有限论就是虚无主义。它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占了主要地位。对庸俗实用主义的批判说明了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这些作者都在反抗一切主要的和正统的美国传统,而实用主义就是这些传统之一。但是他们看出这种反抗是一种没有指望的斗争。除掉“实用主义”,还有四种主要的美国传统受到批判:第一是“基督教”。基督教在小说里很少提到,这是最突出的一点。二十世纪的美国小说不但把基督教抛在后面,而且大部分也是非宗教的。第二是“资本主义”。一个国家的整个经济生活都是为了无限制的、不择手段的获取利润,从而导致经济权力越来越集中在日益减少的、辛克莱所说的“相互勾结的巨头董事”手中——这种幻觉当然在目前许多小说家心目中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第三是平均主义民主。以辛克莱和法雷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旧日的美国平均主义民主传统融合起来,把人人都有同等的发财条件,人人都受同等教育理想化了,把杰弗生的对不同需要和价值给予同等教育机会的人道主义理想都压过了。第四是从爱默生到皮亚斯和劳艾斯的自由与理性的超越主义与唯心主义。在二十世纪的小说里,这种人文主义的唯心主义成了一个美丽而不真实的梦。在德莱塞、刘易士、华登、斯坦倍克、海明威、巴苏斯和福尔铿勒的小说里,人总是一个社会环境的俘虏;一个不带人性的机械制度下的受害者,一个有神经障碍的病人,受着动物本能的猛烈驱使和罪恶历史的打击;……总起来说,我们已经从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哲学转到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哲学上来了。这个结论是残酷而不好受的,然而却避免不了。 相似文献
37.
奥斯汀说那种认为我们只看见感觉材料,看不见物体的见解是“学究式”,也就是过分简单化,喜欢“表面整齐的分类”而不喜欢事实的捉摸不定的复杂性。根据他的说法,哲学家总想说,我们“直接知觉到的”只是感觉材料而不是物体,这是一种“伪造的对立”,一种“表面干净的二分法”。他提出的相反说法是:“我们所‘知觉’到的东西决不是只有一个种类,而是有好多不同的种类”。奥斯汀的说法是一种令人误解的片面真理,而且他攻击的物体与感觉材料之间的“伪造的对立”也没有能达到目的。感觉材料论者诚然对笔、虹等一类东西的视觉知觉作过分析,并且认为每一个事例都牵涉到感觉材料在内。但因此说哲学家就是否认或者模糊我们看见的这些形形色色东西的区别,那是毫无根据的。确实在感觉材料、感觉、知觉概念这些名辞后面可能隐藏着一些“令人迷惑的谬误”。但是奥斯汀提到的为我们知觉到的那些东西,并没有能如他指望我们那样,以此作为理由说感觉材料论是对一个错误问题的坏答案。奥斯汀认为那些用来教初学者的、常被人提出来然后又打下去的陈旧知觉学说,都非常粗疏而且容易引起误解;这样看是对的。他认为那些用来赞成或反对这些学说的论证有时也是粗疏和不能令人信服的;这也不错。但是讨论这些学说确有一样好处,就是使学生接触到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他作为一个“不用心思的普通人”头脑里是不会有的。奥斯汀没有看出或者至少不承认,他否认的这些学说会有这样的好处。奥斯汀对于哲学的性质决不会想到提出一个笼统的总的看法,不论是消极的或积极的。但是初学哲学的人读了《感觉与被感觉的》之后,说不定一点信念都不剩了,觉得哲学除掉暴露哲学家的错误外,更没有别的事情好做。 相似文献
38.
悲观主义能不能成为一种生命学说呢?回答可以是“是”,也可以是“否”,要看回答者的气质而定。两个人生活在同样环境内,一个人会看见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另一个人却会看见世界是漆黑一团,充满着苦难和痛苦。两个人同时死在绞架上,一个人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另一个人是罪犯;同样一件事,两个人的经验却完全不同。但这样的个人事件能成为一种哲学吗?叔本华认为可以。他 相似文献
39.
周煦良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3,(9)
一般都承认,语言哲学在20世纪上半叶爭取到独立科学的地位……如果现在,20世纪的下半叶,语言哲学的学者想要直接或间接地增进和別的学科——哲学、心理学、数学、统计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系,这该是健康和成长的征兆。最近,巴黎大学普通语言学的著名教授马丁奈,在牛津大学马 相似文献
40.
自黑格尔以后,历史解释各各不同,且相互矛盾,但它们都是企图在历史里面发现图案、常规和相似点,而且根据这些特征的重复出现来建立一个关于人类存在的哲学解释,或者至少对人类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取得一种全面观点。同样明显的是,这并不是多数历史家所指望的历史。相反地,许多专业历史家都是以怀疑和厌恶的眼光来看这种玄思活动的。在历史家和元历史家或者社会学家之间是有分别的。他们各有各的目的,而且利用这些概括的方式也各自不同。历史家的目的不是建立关于革命或者文明的广泛命题,而是叙述法国革命或俄国革命,刻划希腊文明或中国文明的兴废。历史家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他自己的一些意见,防止这些使他看不见某些证据的重要性或某些存在着的联系。他的整个工作经验使他认识到要破除概括,而且始终要在普遍的结论上运用特殊的、具体的事例作为试金石。总之,历史家并不相信一个人能把历史并入形而上学体系里,或者象社会科学原来指望的那样,按照过时的19世纪模式,把历史变成一种科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