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4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548篇
劳动科学   103篇
民族学   195篇
人才学   106篇
人口学   62篇
丛书文集   1186篇
理论方法论   246篇
综合类   2624篇
社会学   382篇
统计学   13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学术贡献 科斯由于“发现和澄清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对经济制度结构和运行的意义”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对于经济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他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的雏形,并把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二是强调了交易费用、产权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构筑了产权理论的框架;三是以“科斯定理”为核心开创性地将经济理论应用到法学问题上,形成了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法律经济学。 科斯认为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且主要是“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准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  相似文献   
82.
产业损害程度测算指标相关性的有效消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除测算指标相关性是建立科学完善的产业损害程度测算指标体系的基础工作之一,提出了消除产业损害程度测算指标相关性的三种有效方法,即分离重叠源法、基于相关矩阵的消除方法和基于概念树的消除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利用分离重叠因素、相关矩阵分析和层次提升来消除产业损害程度测算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是优化产业损害程度评价指标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相对于传统切削加工方法,采用冷挤压工艺成形的筒形件可降低能耗、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采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筒形件在挤压成形中金属流动的规律、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最大主应力以及加载载荷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筒形件挤压分为正挤压和反挤压2个阶段,整个挤压过程中模具载荷先平稳升高,然后急剧上升,最后阶段缓慢波动下降,所需最大成形力约为4 570 k N。生产验证表明,试制产品与模拟结果一致性较好,简化了加工工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4.
唐君毅指出,人的心灵对于有价值的对象会自然产生爱慕之情,这种好善恶恶、愤悱向上之性情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即知即行的心灵活动。它所感知的价值理想,作为既真实又应当的命令,先实现于内心,再求被实现于现实世界。人的生命心灵中原始的至性至情能超越"我执"的限制与封闭,而达至我与他人他物的同情共感。这便是"分别我执"的超越,也是心灵的感通。唐君毅指出最充实圆满的宗教精神能展现天地人三才之道,源于人之精神超越性的最高表现。他以"超越的感通"来表示人的这个超越向上的向度。我们可以用唐君毅描绘人之仁心客观化为天心的历程来表示人在此的超越性。这是一种对人本身之"无限心量之具体内容"的深切领悟。如此向上超越感通的信心便是来自于人性中愤悱向上的好善恶恶之性情。  相似文献   
85.
全球替代性食物体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地,农业食品领域的工业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 大量碳排放、食品安全危机、小农边缘化和小农生计的难以维系。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多个国家的不同 群体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替代性食物体系,如社区支持农业、农夫市集、共同购买、社区菜园等。 替代性食 物体系自 2009 年进入中国至今已有十年,获得了较大发展。 然而,国内研究较少关注国际替代性食物 体系产生的背景及理念。 文章从替代食物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特征、国内外差异以及学术界的批判 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全面介绍相关的关键问题和概念,为推动国内替代性食物体系研究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86.
图书馆是高校的"心脏"。它在服务读者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践行科学发展对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功能颇为重要。目前,由于"守株待兔"的管理模式、不注重馆藏资源的"推销"工作、轻视馆员素质的提升工作,以及不重视激发读者的求知欲等原因,使得高校图书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效果不如人意。为此,高校图书馆应通过转变管理理念、重视馆员的能岗匹配、对馆员实行绩效工资制、实现馆藏资源价值最大化、激发读者求知欲、强化读者失当行为的管理与控制等途径,以提升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效。  相似文献   
87.
七海 《东西南北》2012,(11):52-54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幻想过“空手套白狼、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如果这种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也会像猎人一样,守株待兔,不做其它事,靠着大树等猎物。对于“专业的扑克玩家”来说,那些扑克赌博网站就是他们的“大树”。  相似文献   
88.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乡村建设中农民房屋建筑类型从特质性的“匠心独具”到同质性的“千村一面”,再到异化性的“自厝同异”变迁路径,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保护危机,也深刻揭示出建筑变迁背后暗藏的农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多元矛盾和博弈。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主体性被消解,成了被建构的对象或客体,而地方政府却不断强化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事实上,当前乡村建设呈现出五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为城市消费者休闲情趣的乡村建设;二是为城市中产阶级家乡情感的乡村建设;三是为地方政府凸显政绩的乡村建设;四是为开发商投资回报的乡村建设;五是为农民生存利益的乡村建设。不同参与者均带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介入乡村建设,直接影响到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因此,要处理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强化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身份,赋予农民对乡村建设事务的话语权与决定权。  相似文献   
89.
俞伟强  钭海平 《职业》2012,(17):115-116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本文就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双师型"队伍,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等问题,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90.
《冠军早餐》是美国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式的拼贴手法。通过玩弄拼贴这一语言游戏,旨在描写的混乱复杂的世界,揭示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提醒人们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来建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