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以其原初语义论,软实力的全称乃国家软实力。国家软实力乃一国对世界的柔性影响力和对他国的感召力,但首先是一国之自我柔性创生力。国家软实力的构成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复杂体系,其中,传统魅力、伦理水准、教育能力、学术思想、艺术创造、制度活力、政治取向、政府作为、外交能力等,构成一国软实力之基本要素。并且,这些构成要素之间有其内在逻辑生成关系。按照其功能划分,国家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作为国家软实力土壤的传统魅力和伦理水准,作为国家软实力基础的制度活力和政治取向,作为国家软实力动力的学术思想、教育能力和艺术创造,作为国家软实力主导力的政府作为和作为国家软实力辐射力的外交政策,此五者构成了国家软实力的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22.
社会始终是由"我"与"你"组成,重建当代社会道德的基本任务,是重建"我"与"你"共同公正的道德理想和实践方向."我"与"你"对公正道德的实践追求,只有在"我→你"和"我→它"之双重结构关系中展开,并必须以世界的普遍利益权利为最高法则,以完全平等为内在价值尺度、标准和原则,以生存自由为价值(追求)目标,以利益权利分配等同为实践规范,以"我"对道德作为为行动指向.  相似文献   
23.
国家文明富强、人民生存幸福,有赖于优良制度。优良制度是以宪治、共同人性、人权民主、自由生存、权责对等、公私分明和权利博弈权力为基本构成内容的制度。因而,制度创新必以宪治为立足点,以明确契约、实行共和为精神土壤,以尊重共同人性,选择以人权民主为基本取向,以凡事讲求权责对等和公私分明为制度运行方式,以权利博弈权力为制度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4.
城市社会学发展至今,没有真正解决研究对象、学科范围和理论建构方面的困境,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本之因,是“城市是特殊社会过程”的想象性观念,将其研究引向“领域”向“整体”的对立、定量分析对定性研究的傲慢。客观论之,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城市社会是社会的区位性存在,它不是“局部”,而是动态生成性的存在整体,它由城市文化、城市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科技、城市教育、环境环境、城市伦理等要素整合生成其学科范围。城市社会学当然要研究社会现象或定量分析社会事实,但它的根本使命,却是对城市野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予以整体诊断,为城市社会恢复以神性和爱美为指南的生境,提供整体动力学向局部动力学实现和局部动力学向整体动力学回归的智识、智慧和方法。为此,城市社会学研究不可忽视人文律和自然律:人文律与自然律的统一,构成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认知源泉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在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人与他者共存在、同生存的善意方式,就是伦理生活。人意愿于伦理生活,其前提是成为自为性创构的伦理主体。这一自为性创构过程就是个体以“自我”为要求的伦理心理机制动态生成过程。开启人的伦理心理机制生成的原动力,是其存在需要指向人性自塑所生成的伦理愿意。人性以伦理意愿的方式朝期待的完美方向敞开,生成伦理信仰;人性以伦理意愿的方式朝利害取向的当下敞开,产生伦理信念。伦理信仰指向天空而关注未来,为动机达向目的构设至善高阶,提供觉解良心、诚致良知、践行良能的远见;伦理信念关注大地而指向行动,为动机实现目的、产生伦理效果注入方向,构筑指南。  相似文献   
26.
唐代兴 《阴山学刊》2009,22(4):5-10
当代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以自然灾害和流行性疾病为基本内容的灾难,就变成了日常生活内容,人类为了重建生活的安全感、生存的稳定性和存在的根基,寻求重建生境和家园的根本之道,由是,灾疫伦理学应运而生。灾疫伦理学的诞生及其走向未来的发展,必然肩负起为当代人类创建生态文明世界搭建一座认知桥梁,并为国家灾疫防治和灾疫后重建提供伦理化的实践行动方案。因而,灾疫伦理学的发展,必将为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公共卫生伦理学、灾害伦理学、制度伦理学、法律伦理学、地球生态伦理学、生物伦理学、科技伦理学、企业伦理学、市场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政策、管理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人类文化学的发展,提供一种生机勃勃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开放的视野与方法。  相似文献   
27.
环境即是被人类有意识地关注的存在世界。当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存在世界被我们所有意识地关注时,则表明它自身出现了危及到人类生存的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社会方式有二,即治理和恢复:前者将环境视为静态的对象而形成治表思路,其基本方法是实证分析,具体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综合运用;后者正视环境的自生功能而形成治本努力,其基本方法是原理分析,并以其自生境原理和退化原理为双向规范。实证分析以社会科学为母体,它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操作技术;原理分析以自然科学为源泉,它为解决整体问题提供智识方法。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必是治理与恢复并举,其方法论前提却是实证分析和原理分析的整合运用。  相似文献   
28.
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被推上悬崖,改变此环境态势的根本努力,是恢复环境自生境功能,为此必进行社会整体动员,全面实施社会转型:首先应确立可持续生存优先的社会战略,根除各种形式的垄断,全面培育市场活力,创新制度和健全社会功能,在此基础上以可持续生存优先为导向,开发生境技术,探索生境经济,建设工业生境;与此同时实施"一限制、三中止",强化大中城市功能发展和导向发展,以有限度地建设城镇和发展原始农业的双重方式来保护乡村。其奠基性努力是以"利用厚生"为准则,以"开源节流"为要务,创建"小政府",发展"大社会",探索以慢节奏和简朴为取向的大众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9.
唐代兴 《阴山学刊》2007,20(1):94-98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在普遍人道、平等、公正的政治原则和政府道德优先的道德原则基础上,严格遵循权力分散、制约、均衡的权力分配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30.
唐代兴  王海明 《中国学术》2003,4(3):336-341
通观《伦理与存在》可以看出,道德哲学主要关心道德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力图为人们提供何以要道德地存在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原则。这也就是今日西方美德伦理学的根本问题:人为什么是道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