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古代对于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采取"和而不同"的文化政策使得国家意识形态——儒家学说中的"修齐治平"思想在历史上长期浸润广大壮族地区,并形成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良性互动。"修齐治平"中的齐家思想在既是"异域"也是"旧疆"的壮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同,并以自身独特的口述传统演绎这些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家庭伦理。具体而言,壮族政治伦理之齐家思想包括男女婚嫁观、夫妇恩义观、父慈子孝观、妯娌手足观和邻里和睦观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广大壮族地区长期受到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浸润.官方主导的儒家学说提倡"修齐治平",把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基于此,儒家意识形态的"仁义礼智信"在壮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壮族人民在接受"仁义礼智信"的教化的同时,也在自身独特的口述传统中演绎着这些至今还发挥作用的修身思想.具体而言,包括厚仁载物、重义轻利、明礼守法、崇智尚勤、讲信修睦.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优良传统 ,对于加强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仍具有其现实价值 ,对我们加深认识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塑造当代青少年的优良道德品质和新世纪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都有着积极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地方文化富含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资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借鉴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地方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整合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要转变观念,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回归地方文化生活的实际,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的德育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5.
壮族民间歌谣种类繁多,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蕴含着深厚的伦理意蕴,成为了承载壮族伦理思想的重要文学载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壮族地区道德传播和文化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岑猛的妻室,著名的抗倭将领。她一生的政治行为从个人生活史短时段的层面上看,可以折射出她个人的心路历程、修齐治平观和政治道德理想;从田州岑氏土司家族史中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伦理政治,可以管窥壮族土司变迁史的一个横断面;从大历史、长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政治道德理想,可以看作是儒家意识形态从中心向边缘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当前,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十分重视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市场。本文分析了当前培育和发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加快培育发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必须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同时 ,为了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两代领导人还非常重视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就教育优先发展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实践中的落实等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论述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留给我们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在历史已迈进21世纪的今天,深入研究毛泽东的政治伦理思想,探讨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的深刻内涵及时代价值,将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灿烂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德育资源,加以充分挖掘利用,对增强民族院校"两课"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