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9篇 |
人才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3篇 |
理论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27篇 |
社会学 | 9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生产力水平低下,既是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是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主要表现。要使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甘孜州这样生产力水平低下、二元经济交错存在的地区走向繁荣,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快提高生产力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其关键,又是加快市场的培育,建立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72.
73.
关于阿拉伯国家的危机问题,我们以前曾谈论得很多。我们认为危机是深刻的,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精神等生活的一切方面。我们断言,从其实质看,危机注定会愈来愈严重。我们还把这一危机的突出方面与文化、理论思想、尤其是政治思想相联系。 相似文献
74.
1980年12月1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会通过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律师协会法》,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律师协会示范章程》,并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通过决议予以批准。上述法律文件于1981年3月1号生效。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拥有若干数量分会的区律师协会,以向每个区的居民提供法律服务为目的而开展活动。协会成员在分会中接待公民,向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在调解他们的案件时提供专门的法律帮助,律师协会成员作为被告人和受审人的 相似文献
75.
在政权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崩溃的危机时期,科学对意识形态的形成起着异常显著的作用。没有意识形态作为基础,社会是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的。科学如何作用于意识形态呢?主要是通过改变世界图景和运用科学的认识与思维方法。在任何社会中,世界图景都是人的初始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建构了关于理想的和可运行的社会制度的概念。“事物的自然秩序”是一切时代的意识形态争论中的最重要论据。早在古希腊首批哲学家(如阿那克西曼德)的著作中宇宙学理论就完成了使社会制度合法化的职 相似文献
76.
将宗教作为政治控制的基本工具是穆斯林国家政体的主要趋势。伊斯兰与世俗官方话语均旨在通过宗教国有化来主导社会。埃及代表了一种世俗与伊斯兰教义独特并存的混合模式,该模式代表了两者的适度调和,意在对社会进行完全控制,它将揭示出埃及作为一个由伊斯兰—世俗关系塑造的国家的混合制性质,该性质为国家身份构建出一个复杂的混合核心。对研究国家、世俗、宗教三者间关系的类型等方面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五个部分对此进行研究:一是伊斯兰—世俗混合制的外在框架;二是穆斯林世界的宗教和世俗主义及其控制;三是埃及的国家和宗教的历史演变格局;四是作为伊斯兰—世俗行为体的埃及;五是埃及的国家和非国家宗教行为体。 相似文献
77.
康德的至善学说长久地受到批判伦理学争论的冷遇.这个概念在唯心主义者吸纳康德思想的过程中以及在德国唯心主义的体系筹划之内曾经还是起着一种关键性的作用,但在新康德主义对批判伦理学的复兴框架中,却几乎完全失去了它作为哲学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试论二十世纪上半叶藏族的社会经济关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藏族社会经济关系问题不止一次地引起了俄苏的,以及外国研究者的注意。外国作者,通常并不对西藏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分析,而代之以对复杂的官位等级制、显贵和平民生活的推论或者是去探求所谓的社会阶层问题。他们所得出的结论掩盖了西藏封建社会的阶级性,自然也不能提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问题。遗憾的是,西藏的孤立状态导致了对西藏历史——民族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在前半个世纪里仅仅只有个别的旅行者到过这个地区,告诉了世人他们所看到的一切。缺乏足够的资料就预先注定了我们是不可能非常科学地研究我们所探讨的这一课题的。 相似文献
79.
妮玛娜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一、尼众及尼众寺院产生的历史根源及社会背景(一)历史根源佛教传入西藏已有13op多年历史。这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从相互渗透到相互融合,经过了3to多年才产生了新的融合体--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长期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家家无论贫富皆有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