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7篇
综合类   30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启蒙运动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发端。由民粹主义与威权体制导致启蒙走向反启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启蒙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中得以复兴。它和二十世纪初的启蒙相比 ,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就是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 ,彼此积极互动。所谓理性专擅 ,实际上抹煞了目的理性 ,将整个理性等同于工具理性 ,以工具理性压倒目的理性。但真正的问题是理性缺位而不是理性专擅 ,是在挑战中提升启蒙而不是否定启蒙。  相似文献   
22.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承前启后,气势恢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世纪、新千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是需要百年奠基的千秋大业,坚持以解放生产力还是束缚生产力为判断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的唯一标准,就如何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分配方式,作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报告表明,中国共产党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一切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能够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这是党作为执政党和成为领导核心的最为巩固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23.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段名言大家是熟知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要;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熟知是一回事,是否真正有勇气这样去做,又是一回事。有勇气,包含自己是否敢于“彻底”,也包含着是否敢于让别人“彻底”。这关系到能否给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这方面,教训可以说是太深了。多少年间,大话、空话、假话、官话、套话充斥于我们的“理论”之中,这类“理论”当然无法“说服人”。这类“理论’使群众生厌,还使整个社会科学失去蓬蓬勃勃的生机。究其原因,说到  相似文献   
24.
中国人文科学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来,我国人文科学经历了从“废名”到“正名”、从“革命性认同”到“现代性认同”、从“师法”到“创新”的一条相当曲折的道路。就其发展阶段而言,前30年归趋于革命性、革命人,后20年归趋于现代性、现代人。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文科学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25.
人们认清了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了发展方案从赶超、跨越到自主、渐进的软着陆;民营资本推动了国有产业的改造,使之从等级资本和权力经济的统治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26.
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耕文明、政治大一统、 德性至上的泛伦理主义,正在实现向现代文明的全面转型.经由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中国人终于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转型路径,正在成功地解决着外铄与内生、大一统与人的普遍自主化 、人的德性知性与诗性全面发展诸矛盾.  相似文献   
27.
六十年代,周谷城提出的“时代精神汇合论”与“无差别境界论”,对于追求超越实际历史阶段的时代定位,以及运动不断、对抗不断的斗争哲学提出了异议,为此,他受到了激烈的批判与围攻,但即使在“文革”期间,在批斗会上,在牛棚之中,他也仍然坚持申述自己的观点。重新审视当年这场争论,可以发现,周谷城的论点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政治意义,而且在学术上、思想上也确有深刻而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8.
重现“历史真实”———评段云章《孙文与日本史事编年》姜义华(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200433)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是近年来孙中山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在中国与日本已经出版了好几部专著,如赵金钰的《日本浪人与辛亥革命》、俞辛的《孙文的革命运动与...  相似文献   
29.
当前,我们正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摆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校文科教师面前的一项历史性的任务,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新理论成果的哲学、史学、文学、社会学等学科,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为此,应该立足实践,面对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科学繁荣昌盛增强活力。  相似文献   
30.
论孙中山晚年对西方社会哲学的批判与对儒家政治哲学的褒扬姜义华1924年1至3月孙中山在广州所作的民族主义演讲中,特别褒扬《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一再说明“中国古时有很好的政治哲学”,“欧美的国家近来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