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姜华  施瑞博  袁野 《经营管理者》2011,(2X):400-400
阐述了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引出了提高数控机床精度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2.
83.
“杂以成家”是中国哲学的创新方法之一。真正能成家的“杂”往往是对先在思想和文化传统的整合 ,而整合本身便是创新的一种形式 ,它反映了创新与传统的内在关联。任何形式的创新 ,如果离开具有解释学和创造学的意义上的“杂” ,都是不可想象的。“杂以成家”不唯为过去的理性经验也必会为未来的理性发展所证实 ,在整个新的世纪 ,人类精神必将出现新的飞跃 ,其表现形态将会是人类知识的整合运动 ,它再次展示“杂”的价值的又一轮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84.
电子商务专业在国内开办以来,专业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该专业的特点和优势还不明显,课程体系也不尽合理,影响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出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5.
家教冲突     
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朋友,这是科学的教育观念,我极为欣赏。孩子应该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父母的孩子,父母应尊重自己的孩子,尊重是爱的一大部分。 丈夫的教育观念仍旧停留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严父慈母”上。在儿子面前,脸板得象一大块铁,不见喜怒哀乐,还动辄拿出“三纲五常”来教育儿子一顿。他  相似文献   
86.
思维方式是人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框架或思维形式,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等。每一时代的思维方式,无不打上其鲜明的时代烙印。根植于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显著特征。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特征现代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特征,是指现代人类不断拓展思维空间,转换思维视点,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对象,用开放的观点看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代社会多样化、个体化发展趋势,要求人们从多侧面、多视角、多因素出发来观察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破除了传统计划经…  相似文献   
87.
姜华 《学术交流》2005,(11):119-123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主要是关于大众能动性抵制权力控制和文化集权的研究,为当代大众文化研究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式,代表了新的研究取向。但他的大众文化理论由于具有明显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自产生以来就受到了激烈的批评。因此,通过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解读与分析,有助于为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电大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在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学籍档案管理作为电大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电大学籍档案管理的需要。因此,本文将从档案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新时期电大学籍档案管理进行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89.
姜华 《学术交流》2003,2(9):14-16
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与毛泽东的文化观是一个少有人关注的饶有兴味的话题。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毛泽东的文化观有着根本不同,前者绝大多数代表人物的文化观都是精神决定论的,而毛泽东则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并且毛泽东所倡导的"古今中外法"成为张岱年、方克立所倡导的"综合创新论"的思想类源。  相似文献   
90.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华 《北方论丛》2004,(6):107-110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转向主要是指以鲍德里亚、杰姆逊等后现代理论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相较于早期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来说,在内容和价值评价上都体现了一种后现代的转向.虽然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重新关注人在后现代社会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关注人在接受后现代传媒时所具有的主体抵抗意识,显示了现今文化研究的建设性意义.但由于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自身存在的理论局限性,显示了日渐式微的理论批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