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区域贸易联系的国内区际贸易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区域经济核算框架下,通过对我国区际双边贸易量矩阵进行估算,研究区际贸易的流向特征和空间格局,我们发现,区际贸易联系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聚集趋势,并且多数省份的区际贸易都有很强的沿海指向性.考虑区际贸易交易成本高的现状,基于区际贸易联系强度,重新划分区际贸易区,可使贸易区内成员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这有利于推进区域贸易合作向高级融合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62.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增长受到资源、环境等的约束,遵循生态种群的Logistic增长方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种群的环境容量,但长三角地区种群共生作用是不对称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共生作用远大于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生作用,表现为偏利共生关系,但生产性服务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3.
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引领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正朝着数字经济运行的模式转变。文章阐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联动机制,即传统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拓展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传统实体产业平台化、网络化、数字化运行和效率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规模巨大的新的市场需求,刺激了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减缓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扩大了资源配置的空间范围,实体经济将数字空间里数据驱动的资源配置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中实现,这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具有互补性。文章丰富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机制的研究,也拓展了数字经济运行模式的研究,为推进数字中国战略提供了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64.
孙久文  胡安俊 《河北学刊》2012,32(1):158-1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突出的区域问题。主体功能区划旨在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本文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思想与创新点,指出了主体功能区划着力解决的四大区域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确定地域主体功能、重构考核标杆、实现生态价值、提高生态承载力与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最后提出完善主体功能区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城市群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面对区域内部差异较大的现状,京津冀城市群围绕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协同治理方案,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经过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在功能协同、治理协作、利益协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协同效果。为使京津冀迈向更为高效的协同发展新阶段,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培育新增长中心、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