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孙庆忠 《中华魂》2012,(12):5-7
横亘在中原大地的太行山脉绵延八百余里,横跨京、冀、晋、豫,这里不仅是燕赵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孕育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太行山脉中段的岩石以片麻岩为主,经过亿万年的流水冲刷和风力侵蚀,  相似文献   
32.
追踪研究了南景这个因杨庆堃先生的著作而在海外中国研究中颇具影响的学术名村,描述了它半世纪以来从深受广州影响的近郊聚落到都市村庄的演进过程.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都市化的代表,在当代背景下对南景的再研究不仅延续了名村的学术生命,也使我们目睹了华南乡村社会"农民终结"的动态历程.  相似文献   
33.
社会人类学一直致力于各种人文类型间的文化沟通和文化理解。人类学家们对异域文化的探寻、对本土文化的自省,旨在化解各族群间因陌生而造成的误解和隔阂。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人类社会首次突破了不同人文类型之间的空间阻隔,为建立“多元一体”的全球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然而这种科技的发明与创新也给多元文化的并存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如何消解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悖论,建构起汇聚共荣、“和而不同”的文化秩序,不仅是人类学研究必须关注的课题,也是对其学科存在价值的考验。  相似文献   
34.
在我对村庄整体情况摸底后 ,村委会主任和村支书还为我举行了座谈会 ,我也因此与村内第二大姓建立了联系 ,获得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的“入门证”。此外 ,依据档案馆的资料 ,我还找到杨先生当年提及的报道人 ,使我体会到追踪研究的潜在魅力。梁志卿老人 (1912年生 )的丈夫曾在杨先生的书中被提及过。老人听说我在继续着杨先生的研究时 ,激动不已 ,拱手作揖 ,欢迎我的到来 ,并高兴地谈起杨先生 50年前的调查和 1981年对南景的重访。她和她的儿子、孙女都渴望南景村的故事能续写下去。2 0 0 1年 7月底 ,我又对南景村做了一个半月的补充调查 ,外来…  相似文献   
35.
中国当代史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朱佳木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关于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学科范畴与特点孙庆忠(以下简称"孙"):中国当代史作为一段历史,至今时间并不长,而且还在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学科,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更短,而且其中备受争议的问题颇多。您是党史、国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因此我想请您首先谈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中国当代史及当代史研究?当代史研究是否需要秉持一定的立场?当代史与当代现实问题是什么关系,当代史研究是否应该关注现实问  相似文献   
36.
孙庆忠 《学术论坛》2001,(6):121-124
人类学家们对异域文化的探询、对本土文化的自省,是在化解各族群间因陌生而造成的隔阂和误解.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建立"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全球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然而也给多元文化的并存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如何消解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悖论,建构起汇聚共融的文化模式,不仅是人类学研究必须关注的课题,也是对其学科存在价值的考验.  相似文献   
37.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庆忠 《社会科学》2005,(9):122-128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封闭的中国大陆使海外学者无法到内地来研究中国,而只能通过对台湾和香港的田野调查来研究汉人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人类学对大陆乡村社区的研究蓬勃展开。这些立足于村落的田野实践,阐释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解析了乡村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也浸透了学者们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和对民生民情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38.
<正>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集中分布在井店镇、更乐镇和关防乡的46个行政村,石堰梯田总面积2 768公顷,石堰长度近1.5万千米,高低落差近500米。这里也因此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和“中国的第二长城”。2014年,该系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2年5月20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简称GIAHS)。  相似文献   
3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