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社会经济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却是内在统一的:从发端到成熟,其思想进程基本吻合;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其产生的一致动因;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其共同的理论基点。我们应将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纳入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有机整体中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2.
孙宝林、徐久刚同志分别发表的关于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的文章,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非资本主义道路想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具体论述上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一致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既非对设想的简单验证,又非与设想绝对无关。我们在肯定马克思这一设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同时,不能把马克思理解为主张”落后优势论”的民粹派。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术界对“灌输论”的首倡者看法不一。事实上,“灌输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原理,是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懈努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构成了“灌输论”的思想源头;考茨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出色的发挥,赋予了“灌输论”初步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一些调整,表现为分配领域的福利制度的加强,特别是“福利国家”的出现,引起了世人关注。国外有些学者对“福利国家”评价颇高,甚至将它视作对资本主义的一种和平超越,称之为“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社会主义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它真的是走出了一条与我们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吗?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点历史的考察与现实的分析。一、从历史起源来看,“福利国家”的产生是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它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