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丽水年鉴》自1996年创办以来,至今已出版10卷。累计322个类目,66万多字。10年来,在丽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丽水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走上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为丽水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海外华人女作家的网上写作以“怀乡体”、“漂泊史”、“现代女性的私人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其文学宗旨与创作倾向代表了“民间文学”的新的主张,代表了“网上写字”式的休闲写作,代表了“告别家国文化”的生存策略、“国际漂泊一族”的文化立场与“流散作家”的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13.
宋晓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
移民作为一种“非常态”的历练,成为70后新移民女作家成长的重要契机.细读70后新移民女作家的网络散文,发现其有着鲜明的代际特点和自觉的性别意识,它反映了移民在异国他乡飘零、精神无所可依、文化断裂又重组、人性分裂的生存状态,从多层面解读了70后新移民女作家作为被时代裹挟的个体的人、多时空坐标上跨“边界”的人是怎样在历史的必然与生命的偶然间完成自己的精神成长的. 相似文献
14.
宋晓英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1):51-55
从欧洲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状看,他们更加注重凝聚着东方哲学和美学精髓、体现汉民族文化本真语言特性的作品,同时把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部分,关注其历时性的发展进程以及东西方文学理论和现象的相互影响和差异。但是欧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系统的研究体系。欧洲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理论视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阎真小说揭示了人文知识分子由坚守"精神自我"的希望者,到"被迫的虚无主义者",再到"囚狱之墙"中的绝望者精神嬗变的历程,达到了对中国传统乌托邦式救世观、西方启蒙主义人性自由与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意识的多重反思,从而颠覆了"知识者"群体所代表的先驱意义,揭示了其作为物质存在的人与现实社会的内在关联,还原了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提出了当代社会精神"拆除"与"重建"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6.
世纪末城市写实主义小说 ,指以 2 0世纪末城市生活为题材 ,以写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 ,表现市场经济对人类生活造成冲击 ,对大众精神意识形成影响的一些作品。城市写实主义小说既表现了人物身上中华民族传统性格的传承和冲决传统角色限制的失败 ,又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在人物身上的烙印。其中包括青年奋斗者的形象、小人物的悲哀、崇尚理性和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 ,以及对平民阶层生存能力的赞赏等。城市写实主义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中公众的美学意愿、时代的要求和作家责任感的契合一致。无论是其清醒的批判的现实主义原则、内蕴丰厚的人文主义关怀还是其独特的审美风格都基本契合了现阶段公众对文学的要求 ,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文学现象作更深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宋晓英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1):57-60
生命移植的特殊经历使得欧美华人女性作家有着更多性别:文化、语言的敏感。这种敏感使她们的写作获得一种全新的视野和艺术感受,其穿透岁月的“诗”性回望、至诚求真的“挚”性写作与精辟冷静的“智”性表达共同构成一种个性化的话语方式,给现代汉语写作增添了新鲜的文学意蕴和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
18.
宋晓英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17-120
当代欧美华人女性自传体文学作家通过对人物心灵成长和生存奋斗的书写,展示了中国女性反抗命运,走向主体性自我的生命历程。作家的笔墨着重于个性化的生命历程和主动性的生存体验,阐发了一种全新的女性个体生存观,即通过对传统中国女性个体生存的超越,张扬主体性的自我,在最大的程度上达到现代女性独立人格的建树、自我形象的塑成和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将翻转课堂与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模式引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形成混合创新教学模式,以“金课”标准对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模式、评价考核体系进行改革,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实施过程。通过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有效性,值得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高校教育中专业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的问题,以OBE为理念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体现了电子信息专业核心课程“专创融合”的策略。以“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为教学案例,展示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方法融合的过程。实践证明,基于OBE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