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本世纪的德国著名哲学家中,海德格尔独领风骚,在西方哲学界赢得巨大影响。由德国鲁尔大学的哲学教授汉斯·马丁·萨斯(Hans Martin Sass)所汇制的世界上关于海德格尔论文和著作的文献截止到1982年已达5400篇之巨。1989年,德国最著名的基金会——洪堡基金会为海德格尔的百岁寿辰召开了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又由洪堡基金会资助,出版了三卷本的纪念文集《论海德格尔哲学的现实性》,并在出版说明中把海德格尔看作二十世纪对世界产生最大影响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西方哲学界的影响,超出了德国的弗洛伊德、M·韦伯、胡塞尔、维特根斯坦、雅斯贝尔斯和还在世的伽达默。令中国一些研究者吃惊的是,海德格尔是在三十年代初放弃了《存在与时间》中的初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从认识现象到认识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成为人们划分认识阶段的依据。而知性、理性的问题又曾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知性、理性加以区分,得到过恩格斯的肯定,因此,在认识论问题上,又存在着知性、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以《逻辑学》为首,紧跟《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这两门处于应用逻辑学地位的科学。黑格尔本人在《小逻辑》第十八节中早已明确指出,用并列的观点去看待各特殊部门或各门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不恰当的。显然,应该通过独特的逻辑方法,去揭示《逻辑学》与《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的内在联系。《逻辑学》前面的导论及序言,对黑格尔的逻辑方法作了重要而又简明的说明,其地位并不亚于《精神现象学》的那篇有名的长序。所以,我现在想就《逻辑学》的导论及序言,对黑格尔的逻辑方法作一点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宋祖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2,(2)
本文提出了我国出版的逻辑学教材和有关著作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演绎推理能否达到对事物特殊本质的认识。文章认为,去年出版的《辩证逻辑》一书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而许多有关形式逻辑的著作则混淆了不同的认识过程的界限。对于演绎究应归于哪一个认识过程,“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宋祖良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对黑格尔青年时期的划分问题,我国学术界已有一致的看法:以1807年《精神现象学》出版前为其下限,即《精神现象学》的出版标志着黑格尔青年时期的结束。至于其上限,一般指1793年从图宾根神学院毕业后在伯尔尼任家庭教师始(在国外,例如卢卡奇的巨著《青年黑格尔》就是从伯尔尼时期开始论述),但为了顾及黑格尔思想发展的一贯性,有时把求学时代也包括在内(在国外,例如狄尔泰的《青年黑格尔史》)。如果从1793年算起,那么很凑巧:以1800年为中心,在这前后各有七年。直到1900年,即在一百年之后的本世纪的第一年,才有人发起研究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这是很奇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宋祖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4)
本文根据认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具体性的要求,对于如何看待“单一是普遍”这个命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不能用孤立的一个命题、而必须用许多命题才能表达具体真理,这对于我们不是从孤立的一句话、而是从命题的联系中去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祖良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凡是读过黑格尔逻辑学与哲学的人,都熟知黑格尔提出过具体共相.黑格尔说得很妙:“一般说来,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0页)可见,熟知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知的东西.这个道理,在对黑格尔具体共相的理解上表现出来了.人们经常谈论黑格尔的具体共相,黑格尔的具体共相,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很熟知的东西,但人们对黑格尔具体共相的阐述,恰恰是误解了,没有真正理解黑格尔的具体共相.本文想就黑格尔本人对具体共相的理解与人们对它的误解,作一个仔细的分辨,以纠正误解.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形式主义作为一种违背辩证法的思维方法,理所当然地要在辩证法哲学那里受到批评。在黑格尔哲学那里,情况就是如此。不过,黑格尔对形式主义的批评,又不能仅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衡量。换言之,黑格尔对形式主义的批评和对其他违反辩证法的错误思想方法的批评,并不处在平分秋色的地位,前者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拟根据黑格尔重要著作中的有关论述,对黑格尔所批评的形式主义是什么,这种批评的意图与意义何在等问题,作一个分析。一、《精神现象学》的《序言》对形式主义的批评《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在耶拿时期写的最重要的著作,也是黑格尔一生中第一部重要著作。这部巨著的出现,明显地标志着黑格尔 相似文献
19.
宋祖良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5)
自从前年有的同志提出认识论的“感性、知性、理性”三范畴以来,认识发展阶段问题的讨论吸引了很多的哲学工作者,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就文章的观点来说,有的主张“三范畴”;有的主张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理性两个阶段,再从理性认识阶段进一步区分出知性和理性;有的主张知性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有的主张知性不能作为认识过程的独立阶段;还有的强调了认识到实践、精神变物质的阶段。总之,众说纷纭,各抒已见。为了使讨论能进一步深入发展,一方面当然仍应允许不同观点的发表,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作这样的工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