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地性是最近文艺理论界论讨渐多的话题,究其目的是要建构中国本土的学术话语体系。接地性的提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富有启示意义,是要在"启蒙"、"现代性"、"阶级性"、"人民性"、"革命"等宏观话语构建出的同一性、一致性的文学史观背后,发现差异性、多样性,摆脱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本质主义的理解方式,从问题出发、从历史语境出发,重新梳理和评判中国现代文学历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引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走向细密与深入。 相似文献
2.
3.
4.
作为新文化运动基石之一的科学,长期以来似乎天然地具有合法性,通过探究,笔者认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科学观念,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革命话语结合,实际上被抽离具体内容而被信仰化、神圣化了,从而揭示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观念内涵悬空和意识形态化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6.
7.
在晚清民国,以革命话语为核心的激进思潮在种种主客观条件催动下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与之对立的思潮往往遭到简单、粗暴的否定,温和、渐进的思潮就是其中被否定的思潮之一。今天看来,严复们所代表的渐进思潮,其中蕴涵的历史合理性是不容否定的。严复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经历了一个思想转变过程,这个过程的最大特点是放弃理想的方面,尊重现实的方面,在他们看来激进变革造成的破坏之大和收效之微是不能接受的,因此主张渐变来避免破坏过大,以点滴的进步积累成大进步。 相似文献
8.
学术伦理和社会伦理的抵捂——试析陈寅恪“对对子”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2年夏清华国文入学试题“对对子”,引起很大争议。对陈寅恪来说,出题是由于很偶然的原因促成的,但这一偶然却使一个学术人格突然介入到公共生活中,成为决定许多考生升学命运的人。认真分析这个风波,可以发现,所以会引起争议的深层原因,是陈寅恪所坚守的学术伦理与社会大众认同的社会伦理之间发生了冲突所致。从“对对子”所遭到的批评中,可看出陈寅恪所信守的文化保守主义理念在当时的尴尬地位,以及与社会潮流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新旧交替时代的丰富与混杂、突破与守旧,往往不是能够用进步和落后等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话语概括的。在“顽固”“保守”“守旧”等负面词语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无数次碰壁、磨难之后的生存策略和行为惯性。更为值得深思的是在“解冻期”一批知识分子在精神上还活在过去受到禁锢的年代,在审美趣味、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方面,与富有朝气的时代精神形成鲜明对比。之所以如此,既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内心阴影,又有长期禁锢带来的思想能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国时期新旧文学/文化经济状况的考察,实际上得出一个结论,即新旧文学/文化在运营的总体趋势上分途,新文学/文化依托新型书刊业提供的强大生产力和先进营销手段,占领了大众文化市场,在喧嚷的公共传媒空间压倒了旧文学/文化,成为大宗的文化生意.另一方面,旧文学/文化由于受众的不足,不足以采用大规模的复制生产,主要还沿袭着传统的方式,采用手工作坊式的零星制作,但当其退回到中上层文化圈之后,在某些小范围内,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