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态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可以简称为二元制衡论。人类社会的存在所导致的所有生态问题,从终极意义上讲,都是地球生命体系与人类社会这两大自为体系并存互动延续所派生的结果。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显然得将制衡理论与自为体系的二元对立结合起来,并不断充实、完善的这一理论体系,我们相信凭借这一理论体系可以正确地诠释生态危机的成因,找到缓解生态危机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会计的重要性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证明无论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来看,会计的重要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又是通过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来表达的正是基于上述的考虑,结合我国目前会计信息不令人满意的现状,笔者便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行为为题,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行为规范及其改善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为分析我国会计信息的现状提供理论基础,进而对解决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从糯稻品种的多样并存看侗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适应成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双江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是一个偏远的侗族山寨,正因为所属区位偏僻,所以侗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相对完好的传承。笔者在该地做田野调查时发现他们种植的糯稻品种琳琅满目,考虑到这个小山村的耕地总共才1500多亩,这样多的糯稻品种多样并存,在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中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自然成了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为此,笔者根据近年来生态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糯稻种植文化对资源短缺的补救能力角度探讨了糯稻品种多样并存的适应成效,并希望这一探讨能够得到推广,应用到其他民族文化中,以便准确的评估其牛态适廊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侗族是中国古百越民族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在与自然与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侗族大歌”这一优秀的口承文化,并在2008年成功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丰富的侗族大歌曲库表明,侗族大歌乃是一部极其珍贵的“侗族社会百科全书”。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对“侗族大歌”的生存困境及其保护对策进行思考和规划。  相似文献   
16.
在早期西方民族学脉络中,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理论书写了民族志研究范式的转变历程,这与当时世界文明的思想史、科技史、交流史背景有着深层次的关系。对这一发生在19—20世纪的学科范式转变过程进行整体性分析,揭示民族学发展既受所处时代的限制,同时也服务于所处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为今天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知古鉴今的启示:应在坚守文化自信的前提下,积极寻找经典理论体系与方法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的运用与实践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科活力并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明与发展的过程中有时残忍和和自私。这种情况,无所不在。本文从世界范围内的典型事例揭示“文明”过程是造成各种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江村经济》为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费先生在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方面所做的贡献。第一,《江村经济》为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范本。第二,《江村经济》为中国农村社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漩涡中,"江村"成为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费先生通过对"江村"的研究,为当时的知识界提供了参与式研究方法。第三,与以往人类学界主要以无文字的社会为调查对象来撰写民族志不同,费先生通过对中国农村为背景的"江村"的田野调查,开创了人类学对有文字记录的社区研究的先河。认为费孝通先生一生当中出版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江村经济》是费先生早期的代表作品,他以"江村"为田野调查点,为人类学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的重大目标,在我国西南地区实现这一目标的严重障碍在于这里的众多地区被学术界定义为脆弱生态区,其中有代表性的脆弱生态区之一就是喀斯特山区,现有的研究者主张将这样的地区封闭起来,拒绝任何形式的利用。通过对贵州麻山、广西都安、以及乌江沿岸石漠化地带的民族调查,发现当地的苗族、布依族、瑶族拥有成套的地方性知识。他们能做到在高效利用脆弱生态系统的同时,避开脆弱环节高效利用与生态维护两全其美,发掘利用这样的地方性知识就可望实现人地关系和谐社会建构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0.
时代在不断的变迁,随之而来是社会背景的变迁,族群认同的理论在不同的时代应该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为,族群认同的过程始终是在时代性的场景中进行的。今日的族群认同,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族群成员这一个主体,它还会涉及到与它们相关的一些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和群体内部在族群认同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互动。在它们互动的过程中,族群认同最终得以确立,并且,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不会消逝,而且还会经历一个重塑和发展的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