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本文认为老子伦理哲学要点:1.以“自然”为伦理的基础和普遍合法性前提;2.不假名教,弃名教异化而从实;3.确立纯粹道德主体;4.建构宇宙伦理学模式。老子的伦理学思想对建设当今生态伦理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2.
人们常说,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业诚信,事无不成。有的人为了既得利益,出卖诚实信用。他们却不知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利,更多的是失去了“人”。因此,只有那些守住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安徽蚌埠市金森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乔玉龙就是一个靠诚信起家,以“懂事”为怀的人。他的事业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23.
思想史研究一般性的观念、理论系统的逻辑成因及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是以普遍性、深度性为基本特点的学科.近百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比较繁荣.从学理上看,思想史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特点有:思想史的学科性、思想史与历史、思想史与表达、思想史研究对象、思想的单位、思想与知识、思想史比较.以此认识为基础,思想史研究可以在分析思想史、中国思想史的批判性研究、比较思想史研究、运用中国思想智慧应对当代问题、观念社会学研究等方向不断拓展,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4.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略作解读,从环境、心理及变异行为等方面展示蘩漪这个独放异彩的成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5.
知识经济的崛起,使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创新.人才对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资本更为重要.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6.
宪法第十三条的修改,提升了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突出了权利,也强调了义务,有利于鼓励多种成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7.
环境危机有其哲学、思维方式和语言的原因,环境哲学问题带来了哲学话语的困惑。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哲学的深度性纬度的重新定向。有鉴于此,本文追溯了深哲学范式的历史资源,讨论了深层思维的可能出发点,提出了建构合乎生态健康的新型语言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令人信服地阐述了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础上,集中党内外的智慧,根据新的实践,深刻总结了四十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主要经验。这个重要《讲话》,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  相似文献   
29.
大学生的自尊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发生变化。有人认为自尊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其实自尊归根结底是人生观、世界观问题。面对当前大学生自尊心的突出表现,建立一个具有公平合理和谐的教育机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分配方式如何,不仅决定着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也反映着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影响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制度的巩固,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风尚.自古以来,不少贤君良相都把分配方式与其治国平天下的大策一同考虑.而社会学家,则把分配方式作为划分社会性质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