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者呈互相影响的复杂关系,而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则有形、音、义一体的特点,所以汉语自身及汉字之间遂呈现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又由于汉语、汉字的古今演变,而使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愈加纷繁,给阅读和教学、传播等环节不断制造错误。从理论上、实际应用上对此进行研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2.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刘禹锡祖居洛阳,生于苏州,成长在苏州、嘉兴、彭城等地。他是中唐时期的优秀诗人;又是积极参加古文运动、宣传朴素唯物主义和其它进步思想的优秀散文家;还是以积极参加永贞革命新而闻名的政治家,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上,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亦自开生面,形成个人风格。这和他谪居沅湘期间积极向当地民歌学习、以土风入诗有直接关系。《旧唐书》说:“武陵溪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他的《竹枝词》就是加工了的民歌。另外,他还是文学史上最早填词的作者之—。  相似文献   
23.
历来讲写景抒情,常要对比分析峻青的《秋色赋》和欧阳修的《秋声赋》,因为二文写景同而抒情异,这样就使两篇文章结下了因缘,成了写作理论中的典型例证。传统的评价都是褒峻贬欧的,“文革”前后的上纲分析固不足信,而1980年出版的教科书《写作教程》同样简单地持有这样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有典型意义,所以本文就以此为契机说起。 《写作教程》166页说:“一个具有无产阶级革命胸怀和品格的人,和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肯定是不相同的。峻青的《秋色赋》,浓妆淡抹色彩斑烂,‘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这与欧  相似文献   
24.
中国的文化语言学是“文革”结束后,伴随思想解放运动及教育、学术恢复与发展的产物.在文化语言学从语言研究崛起之初,即形成了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局面,学术界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区别二者.  相似文献   
25.
《醒世姻缘传》是大量使用方言词的明清小说。据徐复岭《醒世姻缘传作者和语言考论》所说,该书所用方言词属于鲁中南方言。在此以《说文》为根据,结合宋鲁方言的宋方言用例,考释《醒世姻缘传》所使用的宋鲁方言本字。  相似文献   
26.
在 2 1世纪初的文化热潮中 ,总结上一世纪的文化遗产也是热点之一。以“中庸”哲学为核心 ,可以细绎各类文化思想的思维脉胳 ,形成一种历史的把握和展望 ,使人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7.
论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中国哲学、文化学的重要命题,伴随着汉文化的复兴,近几年突如其来地进入学者视野,频繁出现在近期的学术论坛和传媒。这是令人鼓舞的学术气象,表明思想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但笔者对一些偏见和误读常常感到遗憾,深感责无旁贷,故借此文一抒己见,以期探寻“古仁人之心”,并求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28.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常用的语法术语,相关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但近现代汉语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借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研究的方法,以《水浒传》为认识材料,可以探讨近代汉语的词类活用问题,以观察其中的古今继承与消长信息。  相似文献   
29.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在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永恒价值。数千年来对它作文字训诂和思想阐释的作品也已汗牛充栋。语言是思惟的直接现实,要弄清文章的思想内容,必先做好词语的训诂。但是,《庄子》文中许多词语的训释至今聚讼纷纭,有些甚至大相径庭。使读者莫知所从,这对阅读和整理《庄子》都是一个障碍。笔者在阅读《庄子》时发现,若干词语仍可在家乡的方言口语中找到佐证,由  相似文献   
30.
《卜居》是《楚辞》名篇,本文从屈原对秦汉历史巨大影响的角度认同郭沫若先生的作者判断及游国恩先生的写作年代推断。同时,对《卜居》文义试作深层开掘,悼悯华夏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