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常彬 《河北学刊》2006,26(6):132-136
晚清社会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作为历史中间性人物,秋瑾的创作从文体到内质均体现了这种转型期的痕迹。她早期的部分诗文,不脱古代闺阁文学春愁、闲情、孤寂和婉约的感伤传统。如果不是晚清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仁人志士强烈普遍的舍身救国思想,不是维新运动促成了中国最早的知识女性,不是西风东渐的男女平权思想和女国民意识,不是个人婚姻不幸等诸多因素激活了秋瑾个性中刚烈反抗的一面,大家闺秀的她是没有机会“心比男儿烈”地反出夫门,负笈东渡并参加反清活动,也就不会留下那么多英风豪气、强己自立、审视男权的诗文创作。秋瑾不仅是用墨写的文字,更是用血写的生命为社会革命、为女性自觉、为中国女性文学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世界,无论是庸碌于都市空间的各态人物,洋场社会的风流阔少,还是旧家庭的遗老遗少,大都崇尚金钱、玩弄女性、庸俗卑琐、昏聩无能,他们都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很少有好男人形象。张爱玲在鞭挞这些丑陋男性时,态度是鄙弃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憎恨又同情,既嘲讽又怜悯;并把他们作为两性世界的一极进行某种人性深度的探讨,注重表现人生恒常安稳的一面。在她的小说里,没有新旧时代剑拔驽张的对立,也没有善恶势不两立的冲突,每个人似乎都可以找到一点微不足道的好处,每个人也都有他坏的理由,其目的不是评判人生…  相似文献   
13.
一个是真实的病情分析报告文本--<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一个是虚构的文学文本--<我在霞村的时候>,两个不同属性的异质文本在我们的阅读体验中有趣地发现了它们异中有同的可比性.两个文本都不是单一的纯医学或纯文学文本,前者存在着显性医学文本与隐性文学文本的交相纠葛,后者则是显性政治文本与隐性女性文本的压抑与反抗.两个文本站在不同的叙事视角与性别立场,展现出文本间性力量所构成的丰富内涵和复杂声音.  相似文献   
14.
"五四"及20年代母爱题材的女性写作,是一种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性别写作.对母爱的礼赞与膜拜,形成了"五四"时代女性写作的奇异景观.但也有一些作家,开始了她们对母性与母爱的理性思考,不是所有的母爱都崇高,不是所有的母性都美好,母亲忘我无私的背后可能是完全地丧失自我.母爱颂歌中的反弹旋律,避免了对母爱概念化的颂扬,丰富和立体化了母亲形象,也影响了后来的同类创作.  相似文献   
15.
类型各异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爱玲的小说擅长描写旧文化背景下女性绝望苍凉的不幸命运和殖民文化背景下女性尴尬失落的生存状态.她为了描写女性的遭际而描写男人的世界、述说男人的故事,在她的小说中,她刻画了丰富多异的来自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国籍、不同种性、体貌性格各异的各类男性形象.但他们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却有着本质上的相同: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本文试就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一次整体的概括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东亚睦邻关系源远流长,近百年来却遭到严峻的挑战。在民族国家的多事之秋,中国文学和中华民族一道承担苦难,思考出路,在关注自己启蒙、救亡、独市和振兴的同时,也关注对自己的命运发生过深刻影响的国际力量,对朝鲜半岛民族国家的关注和认知具有特殊的文化情感和命运体悟。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对朝鲜的认知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朝鲜的亡国为鉴镜,反省危机四伏的中国现状;引朝鲜人民为共同抗敌、休戚与芡的战友;在南北朝鲜分裂的局面下,引北方为战友使南方处于缺席状态;在“华风”与“韩流”的互动中,把文学对韩国的认知推向穿透历史、牵连血性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朝鲜战争的爆发,致使朝鲜半岛上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男性都走上了从军的战场。然而女人并没有游离于战争之外,当她们把夫郎送上战场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战争的祭场。中国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在描写朝鲜军民上,更多地泼墨于朝鲜妇女,写她们坚强乐观,承担了生产支前、后勤保障、田园劳作等一切困苦艰难,用歌声表达信念,舞蹈传递情绪,笑声战胜困难,用无可替代的战争贡献,把这场灾难的战争变成了女人抗拒灾难的抗争,一场女人最大限度投身其中的女人的战争。  相似文献   
18.
政治叙事与战争叙事是抗美援朝文学的表现主旨.但这场战争的域外性质,又为抗美援朝文学提供了异域想象的另一种空间,域外风情叙事是其显在特点--对朝鲜锦绣河山和人文之美的描摹状写,无处不渗透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和审美情趣.中国情结尤其浓墨重彩于书写朝鲜妇女儿童,她们与中国军人构成亲人关系的想象认定,照见中国军人的亲情缺位、亲缘期待和角色定位.游子情结、游客心态的观察视角或明或暗地隐现于文本各处,无不牵扯着叙事者回望祖国的故土情绪,回旋着自我的情感诉求和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蕴,是中国作家身处异乡而始终乡音未改的民族心理和故园情结的执着体现.  相似文献   
19.
常彬 《河北学刊》2013,33(1):99-103
抗美援朝文学的中朝军民叙事,从叙事对象来看,民非中国百姓,地域关涉异国朝鲜,具有异域叙事的特性。但就其叙事的政治寓意和叙事元素的结构方式来看,对军民关系的想象和处理,与中国革命战争文学的相关叙事具有异质同构的特点:日常生活叙事铺垫,营造军民关系,切入英雄主题,象征意蕴揭示中国军队的道德优先和军人使命,以及人心向背的致胜力量,将中朝军民关系同构于主流意识形态模式之中。  相似文献   
20.
《病例》与《霞村》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文本———医学文本和文学文本。乍看起来 ,它们无法进行比较。但有意思的是 ,它们都在讲述欲望的故事 :两位来自不同国度的十八岁少女为情所困 ,被欲所扰 ,因性而病 ,以病求爱 (或以病拒爱 )的情欲经历 ,具有非常有趣的可比性。只不过一个用精神分析学的解剖刀探析女性身体被欲所阻因性而病的致病之源 ,一个用政治显微镜反射女性身体遭受战争暴行、因性而病为世俗观念和传统道德所不容的现实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