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马克思哲学历程的深刻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经济研究为内核心的历史哲学是马克思一生研究活动的主线.马克思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开始,中间经过<资本论>对哲学的升华,一直到晚年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从而完成了划时代的东方社会理论为止,一直在哲学战线上纵横驰骋.这是马克思崭新的哲学思想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他用哲学武器认识历史、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涵盖整个世界的过程.<资本论>是马克思哲学历程的一个新的制高点,但它还不是马克思一生哲学思想的顶峰.马克思晚年最重要的题目就是如何把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思想贯彻到底,探索东方社会向共产主义发展中的多样化道路问题.<资本论>中的唯物史观是开放的,但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最后完成.马克思一再说明,不能用西欧的模式来裁剪东方和世界的历史,<资本论>丝毫无意论证全世界一切国家和民族不问具体情况统统都要纳入资本主义轨道.马克思的这一澄清,为东方国家跳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扫除了思想障碍,提供了理论前提.马克思晚年放缓了<资本论>的写作,其目的也就是为了给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提供史学前提.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宣布新哲学关注现实,注重改变世界,二是它申明自己的实践特点.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以实践为中心的唯物主义学说将从前旧唯物主义内蕴的社会主义和革命原则一下子解放出来,焕发出极大的革命活力.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后,一直是关注现实,以革命为准绳的.马克思以革命为坐标,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东方社会理论,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实现了理论上的巨大飞跃.哲学研究一直和经济学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既是马克思的哲学传统,也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特色.经济学一方面是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底蕴,二者存在着共同的内容和范畴,另一方面,经济学研究的进展和突破是马克思哲学发展的重要机缘和途径.哲学和经济学的联盟,首先体现在:第一,对经济学的研究为马克思创立和发展辩证法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第二,经济学为马克思哲学提供了实践领域.第三,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相互交叉,融为一体,它们的许多范畴和概念是共同的.在马克思哲学发展史上,哲学与经济学的发展总是互为前提,相得益彰的.马克思不仅通过对东方经济形态的研究,发现了东方国家由来已久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而且借助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考察,确立了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历史现,提出了多角度地考察历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光阴荏苒,日月经年,不觉间,<求是学刊>已经发行200期,历经三十多年.这三十年正是黑龙江大学恢复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我来说也是我开始从事哲学研究并跻身国内哲学研究队伍的关键年代.<求是学刊>是我成长的摇篮和阵地,在我科研起步之初,各方面都很稚嫩,<求是学刊>不嫌弃我,给我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几年时间发表我的几篇文章就使我迅速地走过了科研的"见习期",增强了自信,摸清了门路,把我带入了玄奥的哲学领地.  相似文献   
13.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理论突破:作为感性世界之基础的实践、人的实践生成、作为全部人类历史之第一前提的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类历史的四个前提、分工的历史作用、唯物史观的提出和论证、世界历史思想、作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的共产主义、作为实践之唯物主义者的共产主义者以及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的个体自由。这些理论突破构成了完整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精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其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载入史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创生的思想基础。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这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一、“精髓”问题至关重要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告别了阻滞生产力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一生是挖掘不尽的理论宝库。当代马克思学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在自己生命的晚年,曾经进行了巨大的理论探索。东方社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途,就是他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现在刊载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上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和查苏利奇的信以及第45卷上的四篇人类学笔记等反映了马克思晚年辛勤探索的历程和结晶,是我们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经典根据。 可是过去长期以来,出于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特定理解,这些材料一直被当作不适宜的东西而搁置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与探索》,顾名思义,倡导学习,鼓励探索,按理说,作为一个刊物,摆在它面前的道路应该是无限广阔的。可是谁又能料到,它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蒙受过难言的委曲。当它饱经风霜,走过自己十年艰辛历程时,我作为这个刊物的热心读者,特别是作为一个曾经给它带来过麻烦的作者,除了表示应有的歉意和内疚之外,理应写几句溢美之词,以示感戴和告慰,但我深知这个刊物编者们的为人,他们不需要这些,所以也就祝贺之词一概全免,仅借此机发几句议论罢了。一个理论刊物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园地。它面对万千读者和作者,应该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当今毕竟不是“引蛇出洞”大搞“阳谋”的时代了,那时的逻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希望之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给哲学带来了尖锐的挑战,使过去建构的传统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先天固有的缺陷明显地凸现出来,变得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哲学发端于人类对事物本质的永不满足的追问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深层次的需求,具有整合、反思、批判和超越功能,是其他任何知识和科学都不可替代的。因此,只要认清哲学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摆正哲学与科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形而上之本性与干预现实之间的关系,哲学就会被重新定位,显示出独特的价值。这就要求现代中国哲学必须深刻地体现时代精神和特质,即必须作为一种时代哲学、主体哲学、人生哲学、实践哲学、理性哲学、世界哲学,才能映射出希望的光辉,获得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基于俄罗斯社会土地共有、农村公社和专制国家三位一体的事实,认为俄罗斯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带来的灾难。马克思的这一东方社会理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9.
无独有偶,两个“凡是”,的口号不只有一对。人们还会记得,十年浩劫中另一对“凡是”口号也曾风靡一时,聒噪人耳,那就是“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个口号,一不见马列经传,二未经严密论证,可是却天然具有极大的效力。是当时公认的思想和行动的信条。谁若是违背它,就等于背叛革命,和敌人同流合污了。臭名昭著的“对着干”就是由此推导出来的。 粉碎“四人帮、以后,“对着干”已经随着它的炮制者的复灭而寿终正寝。但是,这两个“凡是”却安然无恙。直到今天,它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成为理论研究中一条吓人…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一九三八年,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四章二节中,极其简练地概括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著名的辩证方法的四个特征。当斯大林在世时,这四个特征被抬高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和“顶峰”。可是,在斯大林逝世后,又把它说得一无是处,把“倒退”、“形而上学”的帽子统统扣到斯大林的头上。到底应该怎样认识斯大林关于辩证方法的论述?它是前进还是倒退?是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这不仅是理论上需要弄清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遗产的态度问题。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