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产主义 ,释义颇多。但过去普遍的倾向是强调共产主义的制度层面 ,突出其此岸性和可预期达到的条件性 ,而对共产主义的高远形上境界认识不足。本文依据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提出 ,共产主义是实体境界、形上境界、实践境界的三维合一 ,有针对性地凸显了哲学形上性和现实实践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2.
辨析以人为本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生而平等的作为类的独立的人,这种人摆脱等级和人身依附关系,是在世界历史中形成的。中国作为典型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东方国家,经过了“民”—“人民”—“人”的转换历程。中国封建社会民不同于欧洲的农奴,中国的民在人格、经济、政治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与“官”相对立。“人民”是“人”与“民”的结合体,兼具人与民的双重特性,人民是与敌人相对立的政治概念,是原来“民”的主体,但已排除了地主富农、官僚资本主义等反动阶级,它是共产党服务的对象,同时,用人民概念表明政权的性质。“人”和“人民”一字之差但不可等同。随着历史的进步,敌人这一与人民相对立的阶级力量退出历史,使人民概念失去了与其相对应的存在前提,人民开始向马克思所说的作为类的人回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才提出“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人民为本。当然,人民作为世界通用的概念将长久使用,在非严格意义上,称“以人为本”为“以民为本”或“以人民为本”也未为不可。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哲学创新的成果不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即辩证唯物主义,而是从实践和实践主体出发来理解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除了“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新视野、新内涵和“改变世界”的新功能外,它的新还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它是唯物史观的新起点;揭示了“唯物”之“物”的新含义;突出了实践者即人的主体性,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承认历史发展的多因性和非线性规律,在线性决定作用基础上,对概率的、或然的、随机的作用方式和意义作了新的揭示;对辩证法的作用领域提出新的理解,更强调实践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  相似文献   
54.
张奎良 《求是学刊》2012,39(3):5-12
“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这两个概念既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又具有重要的差异.文章首先梳理了这两个概念的历史起源,指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加以系统阐释的,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恩格斯为了与经济唯物主义进行理论斗争采用的;随后,文章详尽地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在理论外延、理论性质、思想来源、理论侧重点等方面存在的区别.文章对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5.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价值张奎良香港回归,一雪百年耻辱。在此举国欢腾,万民同庆之际,我们更加深切怀念为香港顺利回归而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邓小平同志。是他以伟大的实践和战略家的深遂目光,洞察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突破了祖国统一问题上所...  相似文献   
56.
革命在什么意义上依赖于生产力?无产阶级能不能在落后国家先革命,夺取政权,然后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能否自己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在这些问题上,马克思的认识前后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到了晚年,马克思已明确认定:革命也是巨大的生产力,先革命,后发展生产力,这是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基本模式。弄清这一段史实,特别是了解马克思晚年的真实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异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说明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历史作用,具有迫切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长期以来,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者肆意歪曲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他们断言,异化概念是游离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之外的“新发现”,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说明不了的,只有借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观念才能理解异化,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这种看法违背基本的历史事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伪造和攻击。 异化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它既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起过重大作用,同时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又逐渐失…  相似文献   
58.
1 任何国家权力都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系统。横向系统主要指最高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分工和代表机构的立法权限等。纵向系统主要指国家结构,即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相互关系,这两个系统的协调和统一,构成完备的国家权力体系。当前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病足权力过分集中,这个弊病不仅表现在横向系统上,而且也表现在纵向系统上,中央集权太多,地方无权或少权。现在在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讨论中,不乏关于中央一级的分工和制衡的议论,其实这仅仅涉及到权力分工的一个方面,即横向系统的分  相似文献   
59.
异化问题是多年来国际哲学斗争的焦点。自一九三二年首次发表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来,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异化热”久兴不衰,一直是各种哲学流派竞相争议的主题。资产阶级哲学家和修正主义学者抓住异化不放,大作文章,肆意歪曲异化概念在马克思学说中的意义和地位。他们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异化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0.
一人的价值尺度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规定的,也不是众人约定俗成的,无论任何时代,某种价值尺度的确立都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揭示这种必然性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应该成为人的价值尺度的,只能是劳动。因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只有劳动才使人与动物区別开来,人才真正成为人。所以,劳动不仅是人类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的价值的自我确证。人只能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价值,在劳动中表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