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96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张宁 《兰州学刊》2010,(4):130-132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意识形态对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品的形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互文性成了当代文学创作中一种极为突出的现象,作为互文性表现形式的拼贴和戏仿等极为盛行,另外带有元小说性质的评论也成了一种自觉的创作手法。文章拟对消费文化与文学作品中互文性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及形式进行深入研究,考察由互文性形式变化所带来的文学作品内容的碎片化、去深度化、去意义化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文学的创作价值作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2.
在实地调研和测绘的基础上,考证了原奉天省咨议局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史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奉天省咨议局提出了保护策略,在修复的技术层面展开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3.
如果说"先锋意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一个对应物,对应着传统意识形态及其所养育和庇护的诗歌观念,那么今天,这种意识不再意味着"反叛",而是意味着"权威",意味着一种富有生机的东西已经沦落为新的文学意识形态.假若把"先锋诗歌"或诗歌先锋性问题作为一种现代现象,置放于现代性理论框架和当代中国特殊的现代性经验中加以观察,就会发现1980年代与1990年代及其后的先锋诗歌在语言策略和对抗客体上的差异性,恰恰表现在是否对诗歌本身所应具有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态度具有敏感.如今,"先锋"对诗歌写作的要求不是更容易了,而是更难了;不是要求助长那种"一体化的大众"的权威力量的生成,而是提升出来另一种"现实",以此打破大众经验中那种现实幻觉.在世纪之交,网络的普及激活了先锋诗歌,种种迹象似乎暗示先锋诗歌即将迎来"盛世",但先锋诗人们对此疑虑重重,他们面临着先锋诗歌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即如何避免使诗歌"外交"变成诗歌"社交",使诗歌"内政"变成诗歌"内战",从而互相越界.而目下这种远交近攻的诗歌格局,势必使先锋诗歌的"外交"与"内政"变得"内焦外困".而一直以来,"先锋"似乎总是与"病态"相关联,而"光明的诗篇"也似乎走向了"先锋"的对立面.其实,时代真正的光明诗篇,并不必须把一切简单化,这光明里必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而先锋不应该是对光的告别,而应该是对光的拥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  相似文献   
134.
“新时期”到来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新繁荣,正是肇始于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热”。但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热度却逐渐冷却,以至于到了左翼文学被忽略的程度,其中当然有着历史、社会和思想方面的原因。新世纪以来,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又有重新抬头的趋势,仅仅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就有“左翼文学的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11)和“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1)在北京和汕头相继召开。但被冷落的研究重新趋热,并不意味着以往文学史观和研究范式的“死灰复燃”,这个领域可能存在着太多未解的命题和问题,需要借助新的历史视野和研究范式予以面对和处理。本刊在上述两个会议之间组织的这组笔谈,就部分涉及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5.
"花边文学"事件与两种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边文学事件发生在1934年,鲁迅将其理解为来自左翼内部的故意的暗箭,当事人廖沫沙在文革和晚年时均解释为不知内情的误伤.从一个角度看,廖的解释虽具权威性,却也不免留下疑窦;从另一个角度看,误伤说本身就是通过曲折的途径企图还原历史真实的努力.而如果将其置放在20世纪中国现代复杂悖谬的历史和精神史背景中加以观察,就会进一步跳出对个人责任的无谓归咎,而将其视为两种不同的民族主义的冲突和中国现代性内部的一种紧张状态的结果.有意无意的,这也是左翼文化内部两种不同的发展脉络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交锋.  相似文献   
136.
学生在英语学习和使用中的表面上看是语言错误,但实际错误的根源多在于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只强调语言本身是不够的,只有弄清汉语语言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由于语言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7.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本,由于类绘画性和类音乐性的存在,使得诗歌在意义上的不确定性非常突出.诗歌意义的不确定性,表现出来就是个体对作品理解的差异性.造成诗歌意义不确定性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其语言的高度凝练和结构的独特是造成诗歌意义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8.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以运用游戏笔法为显著特色的一部杰作。其游戏笔法的运用,不只体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还丰富和深化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就其运用游戏笔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英雄形象和报、猪形象的结合;二、高僧形象与具有人性弱点的世俗之人的结合;崇高神佛与卑劣统治者的结合。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紧紧抓住喜剧的本质和规律,通过运用游戏笔法,造成人物性格中不和谐的一面.塑造出一个个极滑稽谈谐、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从而为我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39.
民国时期北京婚姻家庭中妇女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北京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平等关系没有完全确立。传统社会中的男尊女卑、妇女无经济地位现象还相当严重,典妻、卖妻、停妻再娶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同时,城市下层民众中的姘靠现象层出不穷,部分妇女也不惜以改嫁再婚作为谋生的依靠。这一时期婚姻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变革,呈现出新旧并存、传统与近代相互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0.
企业信息化迅速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学校应结合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时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本文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并结合社会需求,对其相关课程体系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