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10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锋戏剧在艺术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这其中首先是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不遗余力的颠覆与彻底解构;其次是借助多样的表现手法将戏剧进行立体化呈现,使戏剧在娱乐性与思想性、舞台性与现实性之间进行饶有趣味的跳接;最后是彻底打破传统常规的戏剧结构,在对其进行颠覆与解构的同时传达出全新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32.
张小平 《可乐》2010,(9):73-73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楼上的灯问窗外的树 窗外的树问巷日的车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巷口的车问远方的路 远方的路问上游的桥  相似文献   
33.
自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委实行委员制度以来,各委员单位结合本部门职能,积极参与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督促、协调本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法规,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省民委委员单位支持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为贯彻落实今年初召开的省民委委员全体会议精神,从本期起,本刊开辟专门栏目,加大对省民委委员单位履行职责、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事迹的宣传报道,通过"对话"形式,图文并茂,全面展示各委员单位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经验与成就,营造良好氛围,推动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4.
当代美国作家多克托罗的后现代历史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主要叙述策略是"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兼有其他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小说把虚构和事实杂糅,虚拟与历史并置,用语言结构来建构现实,不仅挑战历史话语的特权地位,也更为逼真地再现了历史真相。文本重述历史,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做了多方位的批评和嘲讽,面对当下,旨在未来,是一种成功的历史重构。  相似文献   
35.
胆量     
一天,部长指派他给国家领导人送份文件。获得许可后,他发现领导人正在打电话,于是便站在门口安静地候着。
  领导人不时地对着话筒吼叫着什么,终于气愤地撂下了电话,这才瞥见他,没好气地问:“你是谁,有什么事吗?”他马上介绍了自己并说明是来送文件的。
  领导人生气地说“:难道你没看见我正发着火吗?在这时候,其他人都会识趣地离开。”说完又打起了电话,嗓门照样越吼越大。  相似文献   
36.
新时期中国戏剧观念的论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百废待兴的格局注定了身在其中的戏剧将进行重大而有意义的转型。围绕这一转型,新时期的戏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展开讨论,讨论甚至上升到论争的层面,将戏剧从政治的符号还原到艺术自身,戏剧观念的重大转型直接促成了中国戏剧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7.
张小平 《社科纵横》2009,24(11):74-78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先锋戏剧在艺术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具体体现在叙述方式的变化、舞台多样性的追逐、舞台自身语言丰富性的追求、观众和演员关系的强化以及戏剧结构的多样性的探索五个方面。此时的先锋戏剧在西方思潮蜂拥而入的大潮中,积极探索着自身的艺术品性和魅力,植根现实又超越现实,来源生活又义无反顾地踏上追逐先锋价值与意义的征途。  相似文献   
38.
39.
正写在前面的话:我于1960年进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藏语,1963年进藏实习。这是我第一次进入西藏。这一时期,西藏正经历民主改革的伟大洗礼。我所在的拉萨堆龙德庆县乃琼区岗德林乡也经历了这一变革。4个多月的生活,使我走进获得翻身解放不久的农奴中间,对西藏当时的社会结构、生产状况、民风民俗有了切身的感受,翻身农奴对我的关爱和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段生活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为我此后走进涉藏领域打下了重要的情感和思想基础。此后我又3次重返堆龙德庆县乃琼区岗德林乡,看到了这一地方的巨大变迁。值此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我应《中国藏  相似文献   
40.
张小平  何伟 《西北人口》2010,31(4):112-116
随着知识生产与创造的高素质科技劳动者逐步成为一个地区能否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入手.探讨了90年代以来甘肃省人力资本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甘肃省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地理空间格局由1990年的中部高、西北和东南部低的“凸”字形分布渐渐转向2000年的中西北部高。而东南部低的倾斜式分布: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差异仍然较大,其增长幅度的区域差异也十分显著。文章还就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促使区域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