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37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掀起了一场以土地承包责任制为举措的农村改革风暴。那场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劳动生产力,使许多农民实现了温饱。开始走向小康。可以说,那场改革的推进之易是所有中国人所不曾预料的。然而,改革会一帆风顺吗?不可能。改革从农村走进城市后,放权让利、承包制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42.
本文认为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是一个以政治原则为主导,以经济原则为目标,以民族原则为重要内容,以历史原则为辅助,并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完整体系。据此,作者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相似文献   
243.
尽管两年来,中央政府为了解决各地房价涨幅过大、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先后从土地供应、银行信贷、税收征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但在解决各地"房价高企、涨幅过决"这一关键性问题上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在如此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下,许多城市的房价依然保持强劲的涨幅呢?  相似文献   
244.
教育技术能力与教育理念、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能力是现代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虽然许多地方都在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但是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高、能力不强,关键是教师没有确立现代教育理念,从而制约了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5.
人的价值,这个历来为人们讳莫如深的问题,现在差不多成为当代青年的口头禅了。在这个问题的探究和思索中,对人的价值之真谛的正确认识自然是主流,但错误理解人的价值的也不乏其人。本文拟  相似文献   
246.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全过程,这一认识过程始终贯穿着理性活动。但是,人们的非理性因素如非逻辑思维、情感、意志等等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7.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这是古今史籍上的共识;从罗贯中《三国演义》问世以来,诸葛亮却变成了半人半神,甚至能呼风唤雨的仙道。毫无疑问,个人崇拜的夸诞,不符合历史科学。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社会上颇为广泛的一部分人不断将诸葛亮神化,我们应有正确的分析和认识。它既不是毫无道理的无稽之谈,也不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真有神仙的实际存在。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对于英雄人物或有大功德的领袖人物死后,氏族部落却将他们神话,岁时祭把,祈求他们保佑氏族部落及其成员的兴旺发达,消祸…  相似文献   
248.
1992年,叶利钦的民族事务顾问嘉莉娜·斯塔罗沃依托娃在访问华盛顿一所大学时,曾有人问她,今天的俄罗斯民族精神体现在何处,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俄罗斯语言,俄罗斯文学。”类似的话语我们还可以在俄罗斯其他文化人的口中听到。新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也在证实着:文学仍然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俄罗斯作家一如既往地仍然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这种不息的民族精神首先便表现在俄罗斯文学所固有的人文精神中。尽管九十年代每一个俄国人无不在经济无序、生存窘迫的现实的纠缠中,尽管严酷的市场经济在改变着俄国人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49.
张建华 《学习与探索》2008,1(1):232-236
19世纪以来、尤其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之后,俄国不得不在同时面对强势西方和袁势东方的背景之下,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自己的国家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文化寻根和历史反思过程中,俄国知识阶层对东方文化基本上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在俄国知识阶层的视野中,东方与西方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和两条道路,并且最终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和归宿.缘此出发点,他们不仅在谈到俄国落后的原因时,而且在谈到俄国未来命运时,要么是将落后原因归结于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恶劣影响,要么是把东方和中国列为"野蛮的"、"落后的"、"污秽的"、"黑暗的"、"没有前途的"代名词,从而具有强烈的"东方罪恶意识"和"反东方情结".因此,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的俄国思想文化界中,"东方罪恶意识"和"反东方情结"较为流行.它不仅表现在持极端立场的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思想之中,也表现在持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立场的一些学者的思想之中.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精深认识实属罕见,并彰显其弥足珍贵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250.
在长期的血与火的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两个联盟及其关系问题、统一战线的原则和策略方针等问题上,形成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极具中国特色,它不仅成功地运用了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而且还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