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0篇
综合类   6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自《楚辞》产生以来,历代学者对其风格有过许多表述。对《楚辞》风格的种种表述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以司马迁、班固和王逸为代表的汉代学者对《离骚》的总体风格的论述。司马迁以"兼"确认《离骚》的总体风格。班固以"弘博丽雅"定位《离骚》的总体风格。王逸以"博远"概括《离骚》的总体风格。以世界诗学为参照系对这些学说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认识《离骚》的总体风格,也有助于认识《楚辞》和整个诗骚传统,从而推动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建设。  相似文献   
83.
梦是民族祖先的智慧库。越是早期的梦,越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在西方文学的早期阶段,有不少作品描述了梦境,研究这些梦境,能发掘出有益于中国梦的思想资源。重温这些梦境,是诠释西方文学经典的一条新的路径。李伯梦、但丁梦、皮尔斯梦和海涅梦,分别反映了美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国民性格,其中均有值得中国学人参考的正面价值。西方各国的梦文学大都具有宗教指向性。圣经是西方各国梦文学的总源头。  相似文献   
84.
戏剧是西方文学的主要文类,约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的西方文学作品以戏剧的样态存在。戏剧是要表现冲突的。意蕴深刻的剧作,其冲突并不局限于人际冲突,也包括境况冲突。境况只有在与人发生关系时才有可能成为冲突。将境况人化是剧作家表现境况冲突的有效途径。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初步尝试了境况的人化。奥尼尔在《琼斯皇》中绝妙地实现了境况的人化。奥尼尔在三个方面发展了丹纳的艺术哲学。借助于境况的人化,奥尼尔赋予其剧作以深刻的存在意识。  相似文献   
85.
诗趣生成理论指在诗歌中追求奇妙的理论 ,它主要形成于宋金时期 ,而集中体现在“因事出奇”说之中。此学说的生成机制与道教有直接的联系。其首倡者扬雄属于早期道家 ,其主要理论代表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和王若虚 ,他们都具有浓郁的道教情结。清理诗趣生成理论的审美情趣 ,考察其历史发展的脉络 ,寻绎其逻辑演绎的路径 ,即勾勒出宋金时期诗趣生成理论与道教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齐杂是具有对偶意义的一时文学理论范畴,它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和作家的思维方式,本文探讨古风中的齐杂统一现象和它对审美心理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张思齐 《殷都学刊》2013,34(3):50-60
宋濂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其文学创作各体皆善,而尤其长于传记.宋濂的传记文学创作包括单篇作品和《元史》中的纪传体作品两个大类.宋濂《王冕传》的结构与八股文相近.宋濂《王冕传》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由奇之怪这一传主性格逻辑发展的链条之上.它由八个环节构成,这与八股文的运思在机制上十分接近.从宋元时期到明清时期,八股文是一道浩荡的洪流,它向一切文体渗透,也渗透到传记文学之中.从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看,宋濂的传记文学占有重要的位置.宋濂生活在元、明易代之际,其传记创作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8.
李华《含元殿赋》是唐代宫室类赋中的杰作,也是唐赋中的第一长篇,它以一种严整的九段式结构巧妙体现了唐朝天子的九五之尊,从而形象地展现出大唐气象,也反映了李华前期的思想状况:乐观开朗.李华其他三篇小赋则主要反映了他后期的思想状况:悲戚苍凉.李华的赋,较之于其他文类,更好地反映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们有理由认为,时代的变迁造成了李华赋风格的不同,也使他的赋具有了历史的内涵.  相似文献   
89.
在《爱他罗氏梵书》中有一篇韵散结合的故事《苏那式钵》,描写吠陀时期印度以活人献祭的习俗.王族子弟卢醢多不愿意充当献祭的牺牲,其父以巨额资产换取一位贫困婆罗门的次子苏那式钵作为替身.在火刑中苏那式钵向神虔诚祈祷并念诵颂神的诗篇.在不断的祈祷和颂神中,献祭得以圆满完成.而苏那式钵,虽经烈火焚烧,但却毫发未损.婆罗门教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苏那式钵》的文学特征是缘起明确,情节婉曲,高潮渐近,指归分明.《苏那式钵》的宗教学意义是个人渺小,生命脆弱;神具大能,祭祀万能.  相似文献   
90.
《江西社会科学》从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 20周年的漫漫征程。该刊创刊的时候,我还 属于大学校园里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不知不觉中成了她的读者,或者,更准确地说,成了她的审美者。后来我当了研究生,便有意识地经常去看看她。后来我又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由于有了更大的精神需要,我更是经常去看看她。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似乎有了一些资本,勇气也多了一些,于是尝试着给她写情书——投过稿。   《江西社会科学》走过的路程,我记得清清楚楚,她是跟随着时代的步伐而逐步体态丰盈——增大信息量的。 80年代该刊创刊之初即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