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综合类   2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在中国思想史以致世界思想史上,梁漱溟都是一位不得不浓墨重彩提及的人物之一。是梁漱溟创立了新孔学的思想体系,是梁漱溟对柏格森哲学赞赏有加,是梁漱溟提出了西洋、印度、中国“三路向”的文化观,是梁漱溟主张中国的“乡村建设”并实践“乡建教育”,是梁漱溟倡导建立“以伦理  相似文献   
22.
邓小平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时时处处“照辩证法办事”,努力解决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对党、对人民、对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毛泽东与邓小平辩证法的比较研究,阐述了邓小平发展辩证法,创造“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邓小平语),在实践中成功地运用辩证法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3.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辩证法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毛泽东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邓小平则更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重视矛盾双方的不平衡,而邓小平更注重矛盾双方的平衡.毛泽东和邓小平一生都注意照辩证法办事,但毛泽东晚年仍坚持斗争哲学;邓小平则成功实现了由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伟大转变.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并在实践和理论上发展了辩证法,推进了辩证法,创造了"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4.
孙中山主张人类社会与生物界一样,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民权"的兴起便是这种进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他坚持"民生"是"历史的重心",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并以此为根蒂构建"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孙中山还极为重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其人力胜天的思想,具有时代的进步性和极强的现实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5.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辩证法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毛泽东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邓小平则更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重视矛盾双方的不平衡,而邓小平更注重矛盾双方的平衡。毛泽东和邓小平一生都注意照辩证法办事,但毛泽东晚年仍坚持斗争哲学;邓小平则成功实现了由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伟大转变。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并在实践和理论上发展了辩证法,推进了辩证法,创造了"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6.
王贵喜  张牛 《科学咨询》2007,(19):56-57
在教学中对重庆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材内容辩证处理适当增加科学技术史内容,夯实基础简略介绍自然界演化的科学图景的相关科学理论,突出重点补全技术的社会组织,完善体系结构;删除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以及《二十一世纪议程》,避免重复.  相似文献   
27.
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同时,结合具 体的时代背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 题,以及原创性的理论创新,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典范。  相似文献   
28.
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与尼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因有二,即时代的因素和相似的个人气质。浪漫主义、崇尚创造、扩张自我和悲剧观是郭沫若受尼采影响最突出的方面。郭沫若早期大力张扬唯意志论的自我,并不是他游离于中国近代哲学思潮之外的独特创造,而是这一思潮在中国合乎规律的发展。不能对郭沫若与尼采曾一度有过的血缘相继关系简单得出"是"或"非"的结论,二者的本质区别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9.
创新是十六大报告的最大特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创新是十六大报告的最大特色。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与时俱进’列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提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论断是十六大报告创新特色的突出表现。还讨论了创新概念、检验创新的标准、创新的方法,以及创新对高校工作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30.
邓小平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时时处处“照辩证法办事” ,努力解决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对党、对人民、对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毛泽东与邓小平辩证法的比较研究 ,阐述了邓小平发展辩证法 ,创造“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邓小平语 ) ,在实践中成功地运用辩证法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