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张翔 《金色年华》2007,(6):46-46
我们驱车去一个朋友家玩。途中,朋友说,她自己是不轻易请人到家里做客的,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于是,我们就笑着回答说,那我们是贵客哦。  相似文献   
92.
张翔 《人才瞭望》2003,(7):22-22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并非一切人力资本都是有用的,只有经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资源中的头等重要资源,这种资源本质上是财富的转化形式。由此可知,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人力资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培训又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基本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管理者也开始认识到,  相似文献   
93.
张翔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152-161
对环境治理效果的关注是环境公益诉讼能够长远发展的新动向,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与生态的实质修复程度以及不同诉讼程序的协同.对此,无论是诉讼目的与社会效果,或是边际均衡与司法实践,还是实现协调与立法前沿,都体现了关注环境治理效果是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新动向.然而,当下,各类环境公益诉讼普遍缺乏对环境治理效果的关注,它们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却影响各自程序的正常运行.因而,环境公益诉讼注重生态修复方案的制定,环境评估技术的自身构建与协作,环境诉讼策略与环境利益选择以及环境公益诉讼的环境执法监督互相衔接,是环境治理中注重实质生态修复的路径.以生态损害程度为尺度,根据不同生态损害程度区别适用、合理适用不同类别的环境公益诉讼,使环境公益诉讼程序能够发挥最大化的效用,则是环境治理中注重程序协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94.
关于《新青年》最早发表的新诗,现有的一些现代文学史及论文中,一般都沿用朱自清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的说法:《新诗第一次出现在《新青年》四卷一号上,作者三人,胡氏之外,有沈尹默刘半农二氏;诗九首,……”因此往往把四卷一号(1918年,1月)“三巨头”的诗作为中国新诗的始作,新近出版的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也是如此以为,而且特地作了这样的说明:“1917年《新青年》第3卷第4期上虽已有  相似文献   
95.
张翔  谢永一 《经营管理者》2009,(20):229-229
模块是具有一定功能和特定结合要素的零件、组件和部件,模块化产品是由一组特定模块在一定范围内组成不同功能或功能相同而性能不同的产品。模块化设计通过产品结构、设计过程的重组,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实现了用户化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及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个性化,允许企业通过改进产品的某些零件来快速形成新型产品。因此,有必要对模块化设计进行深入可行的研究。下面对模块化和模块化设计进行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9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试图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客观要求、本质特征、目标体系以及方法途径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7.
自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中国就开始了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一百多年间,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经过了"重塑国家"、"建设国家"、"社会民主"三个发展阶段。在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逻辑。要认清这一独特逻辑,必须立足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8.
现行刑法在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但还有必要加以完善:应进一步规范所保护的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明确和加强对公民不动产的保护,明确规范对公民无形财产及财产性利益的保护;应将公民合法财产提升到与公有财产同等保护的地位;应进一步规范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护手段,严格限制财产犯罪适应死刑,严格规范财产刑的适用,并加强对被害人财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
母亲病了,在特别繁忙的工作中倒下,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远在故乡的姥姥知道了,爱女心切,立即拖着臃肿的身体,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赶来看望母亲。母女俩阔别已久,待病床前见面时,相拥而哭,惹得旁人也掉了眼泪。姥姥开始不停地嘘寒问暖,双手也不停地搓着。她问母亲,“你到底感觉如何,气色这么不好?”  相似文献   
100.
康有为在20世纪初较早地通过区分文明的物质层面与道德层面,发展出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各擅胜场的论述,下启东西文化论战。“一战”爆发呈现的欧洲文明危机与袁世凯复辟呈现的民国初期的共和危机,激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陈独秀持东西方文明不可调和论及“全盘西化论”,反对辜鸿铭以中国文明拯救欧洲文明的主张,形成针锋相对的格局,清晰显示现代中国建构的文明基础问题,已经与王朝时代的夷夏之辨很不一样。更多论者主张东西方文明调和论,李大钊、杜亚泉等人在1916年前后已经提出其中的主要问题。东西文化有何差异、孰优孰劣、能否调和、如何调和等议题的展开,呈现了共和制新生时期的中国思想界探寻现代中国新的文明基础的重要一步,也是现代中国知识思想转型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