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1.
从"五族共和"到《共同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越 《河北学刊》2005,25(3):85-87
张越梳理了从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共同纲领>所展示的民族认同思想的发展脉络,认为确立正确的民族观,对促进全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2.
《考工记》的工艺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越 《山东社会科学》2005,42(6):109-114
《考工记》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工艺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工艺美学思想,以前多从科技成就方面进行探索,鲜见其工艺美学思想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依据《考工记》对各种器物制作规范的记载,分别就器物的功能、造型、材料、工艺等审美特征进行系统探讨,概括总结出它的工艺观、审美观、设计艺术思想与基本原则,并重点挖掘其工艺美学思想及现实价值。它是我国最早提出的关于工艺制作原则的专门著述,其中“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工艺原则,是其工艺美学思想精髓,特别是“材美工巧”的工艺美学原则,在我国古代设计艺术理论与设计艺术作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工艺美学思想成就是形成《考工记》久经不衰和富有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3.
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路径与研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要籍解题式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到历史、时代视野下的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经历了颇为艰辛的发展过程。20世纪20年代才初步确立的中国史学史学科,承载的是中国史学自身两千余年历史的厚重内容,要籍解题式的研究特征在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最初阶段有其必然性。60年代以后,中国史学史研究更注重从时代的特点把握史学发展走向,从历史发展过程中审视中国史学自身的发展过程。在这样的研究路径中,中国史学史研究得以极大地拓展和深入,相应地,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掘、对近现代中国史学的重视以及多部中国史学通史的完成出版等,使中国史学史研究从多方面呈现出了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在此基础上,从学术史的角度拓展中国史学史研究、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重视中外史学比较研究,加强史学理论诸层面的研究,应该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几个努力方向。其中,对史学理论的研究是否充分,已经成为影响今后史学史研究能否深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4.
张越 《河北学刊》2003,23(4):148-151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部大型史学丛书 ,意在总结、积累史学成果 ,为当今的史学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参与这部丛书编辑工作的几位同志 ,分别就这部丛书的编纂旨趣、编纂体例、学人评介、审阅校勘、学术价值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可作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这部丛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对郭沫若《十批判书》的不同评价,与《十批判书》本身的特点,与不同的学术、时代背景以及评论者的学术语境、所持观点和评论者所关注的重点均不无关系。郭沫若对中国史学的贡献是一个事实,《十批判书》的学术成就和不足也是一个事实。我们既不应因其贡献和成就,就讳言其缺点和不足,也不应因其存在缺点和不足,便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十批判书》所反映出的郭沫若史学在不同时段被学界的认同状况,从一个侧面说明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多重因素,既是导致时人不同评价的内在原因,也是今人研究时所必须谨慎面对的。  相似文献   
116.
纵观各个历史时期的齐国青铜器,无论是不拘一格的造型艺术,还是丰富多变的装饰艺术,都充分体现了齐国青铜艺术的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青铜器,其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出土的齐国青铜器,以广泛的题材内容、不拘一格的造型观念、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以及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为后世了解齐国青铜器的发展历史与艺术风格,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丰富多彩的齐国青铜艺术,作为中华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和发展我国青铜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7.
五四时期 ,学衡派十分重视对历史学性质问题的探讨。论者从学科性质、认识能力、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一方面强调历史学的相对性 ,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历史学的科学性。他们的观点成为当时有影响的一家之言 ,不仅对深入探讨历史学性质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影响到了对其他有关史学理论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8.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人权教育高度发展的集成体,其价值包括:人权教育是为了人本身的教育;人权教育对于关于人应该普遍享有的权利作深刻探讨;人权教育必须尊重人权的教育等方面内容。找寻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价值进而推动其全面的开展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9.
产业创新是系统性工程,既要关注产业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更要注重系统整体协同效应。文章利用2008—2020年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析了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和整体协同度。研究发现:产业创新系统整体协同性表现为不协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技术吸收子系统存在较大波动。另外,创新环境子系统、技术研发子系统、产业效益子系统的有序度在测度区间内呈交叉变动态势也是影响系统整体协同性的原因,这进一步验证了每个子系统的有序度下降均会对系统协同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