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文学语言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和思维活动,也是文学创作者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把客观现实的东西化为文学语言的一种特殊方式。文学作品则是通过自身的语言艺术魅力来吸引读者、打动观众,以思想美、情感美和形式美三者的美感联系形成文学作品的审美神经,从而产生了移情、共鸣的美感效果。  相似文献   
112.
张鹏飞 《船山学刊》2010,(3):185-188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的过程中,夹杂大量清丽可喜之山水景致描写,实为卓绝一世的写景佳作,在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山水游记散文的奠基之作。本文从《水经注》之写景内容、写景艺术、《水经注》与山水游记散文三个方面探析《水经注》之山水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3.
华夏古典戏曲艺术既具有西方悲剧的一般特点,又富含中华民族的生命个性而在悲剧文化艺苑中别具风姿。盖因中国社会的封建正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炎黄子民的世俗生活、精神风范和审美意蕴,即世间万事均喜好尊崇"中庸之道"、"温柔敦厚",且讲究"仁"、"义"、"礼"、"智"、"信"的言行举止,注重达求"天人合一"的超脱佳境,故而始终张扬着戏曲"圆形叙事"模式的生命情趣。  相似文献   
114.
为了实现对加工过程中铣削力动态变化的预测,课题组构建了金属材料铣削力及振幅的预测模型。首先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不同材料在不同主轴转速和轴向切深下的铣削力特性;在确认仿真模型准确的基础上进行铣削力的正交仿真,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平均铣削力及振幅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平均铣削力受主轴转速和轴向切深的影响不同,但铣削力的振幅大小与主轴转速和轴向切深均呈正相关。课题组所提出的铣削力及振幅预测模型可以为铣削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浅议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6.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可以定义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内部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实际财务状况与财务目标发生负面偏离的可能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有许多种,本文首先将财务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着重对内部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讨论,目的在于探讨从企业制度建设的角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本文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分为以下两类: 一、按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分为所有权级财务风险和经营权级财务风险 第一级:所有权级财务风险。在企业产权关系明晰的条件下,企业无论是终极出资者直接出资设立,还是经过中间出资者层层出…  相似文献   
117.
《诗经》的篇题不同于其它先秦文献篇目,有将近200篇篇题是采用缩略的办法组构而成的,这些篇题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能够进行意义分析,被人们当作一个个音义结合的固定单位在口头和书面中自由使用,它们的形成反映了一定的语言学规则和文化心理规约。《诗经》篇题的形成是汉语缩略构词的一个早期范式。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就是空灵、静穆、飘逸之美,概因华夏山水画艺术的精神境界惟有凭借饱含情感并诉诸直觉体验的禅宗形象体系,才能暗示、象征、启迪、感化接受者,使之真切体悟到意境形象所涵盖的、尚无直接表现出的“心随物游”、“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言外之意”,从而诱导世人去寻觅那蕴含有生命终极关怀意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自由解放的精神妙境。  相似文献   
119.
中国园林造境艺术含纳天地、吞吐八荒、风物兼备、内缘心意、揽物意驰、观园心飞,别有一番情韵。纵观中国园林建构体系的演化,彰显在中国园林造型范式中的具有华夏文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局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或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注重的还是文化蕴含,并形成了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情操,从而营造出中国园林艺术独特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120.
对于高三课堂上常见的模式就是习题课,习题课讲解往往是以老师为主体,而学生从之,这是常见的上课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为了能够实现有效的习题课讲解,还要兼顾新课改要求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说一说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