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笔者从国际大都市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的主要特征,以此为依据,研讨了重庆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背景,提出重庆在国际层面、 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建成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并提出国际要素配置中心等四大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的分析,揭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基于社会资本对粤港澳区域科技创新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指出构建一个科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关于粤港澳区域社会资本及其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33.
在<聊斋志异>的早期译介中,西方汉学家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但是,他们的译文中普遍存在误读现象.误读之一是由于他们对源语和的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产生的无意识误读,但更主要的是某些译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或翻译理念而有意识误读原文.  相似文献   
34.
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正确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满意度,从而保持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5.
重庆“三北”地区是重庆市北部新区、渝北区、江北区三个区域的略称。随着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北移西进”发展战略的实施,产业基础雄厚、区位条件优越的“三北”地区必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三北”地区复杂的管理体制、变错的行政区域也严重妨碍“三北”地区的协调发展。为使三北地区快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三北”地区作为引领全市经济的火车头作用,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6.
彭劲松 《城市》2009,(3):45-49
重庆大都市圈是指以重庆主城区为圆心,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地域空间。重庆大都市圈的建设标志着重庆迈进了由单体城市孤立发展,向多中心城市群协同发展阶段。适时地以交通发展,特别是大中运量快速交通体系的建设带动城市发展,对优化重庆大都市圈城市结构,密切重庆大都市圈的区域分工与联系,提升重庆大都市圈城市能级,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7.
彭劲松 《城市》2011,(12):21-25
在城市规模扩大、功能拓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性质和终极目标来完善城市职能、优化城市结构。2010年,重庆提出以主城为核心建设1000平方公里、1000万城市人口的国家级特大城市,重庆都市圈不断朝着巨型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卫星城市,有利于分担重庆都市圈内城职能,疏解主城压力,有利于完善重庆都市圈城镇体系,促进重庆大都市圈健康发展,有利于强化城乡经济联系,促进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8.
汽车研究与开发水平是衡量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汽车产业位居重庆三大支柱产业之 首,而面对入世,重庆汽车产业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重庆汽车工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存在的体制 不顺、资金和人才不足、研究水平在低层次徘徊等问题,就重庆汽车产业研究与开发体系建设、发展模式等方 面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