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传统的政府管制模式和管理理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借鉴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先进经验,构建一个真正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服务型政府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当前,变革我国政府的施政理念,不仅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而且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转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为此,我国政府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执政为民的政绩观、依法行政的法治观、科学民主的决策观和从严治政的责任观,不断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13.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绩效评估随着政府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完善,政府改革的主题与目标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侧重点。我国服务型政府改革目标的确立,为改善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新的制度基础和目标导向。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评估的价值取向由政府本位走向社会本位;评估的目标定位由内部控制走向外部问责;评估的内容由工作导向走向职能导向;评估的方式由"自发式"、"运动式"走向"自觉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和改善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几点思路。一是转变公共管理观念,普及公共管理意识。二是密切关注、紧密结合并努力适应和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改革和发展。三是面向社会和在职干部加强教育和培训。改革公共管理教材,增加案例课教学,突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规范教师资格,确保任课教师质量,提倡教师在公共管理岗位兼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强化公共管理理念和操作技术。四是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公共管理学教学内容要新,学科特点要突出,各教学主体要在教学内容上形成自身的特色;教学方法应突出启发性和引导性,如“研究讨论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等。  相似文献   
15.
行政指导是现代行政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指政府根据公共管理的需要,在其职权范围内,通过制定诱导性的法规和政策或者通过运用具体的建议、劝告、鼓励等方式引导社会公众合作以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非强制性活动.因其所特有的柔软性、灵活性和民主性等特征,行政指导成为适应中国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和行为方式.在现实中,行政指导正面临着发生异化、信息交流"阻隔"过大、缺乏"官民合意"的空间和透明度不够、"黑箱操作"的制度化等困境.本文就当前行政指导面临的制度化困境进行分析,然后从行政指导公开、咨询、听证和责任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论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服务精神是服务型政府的灵魂,研究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精神对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具有基础性意义。本文论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精神的基本要点,即公共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利民意识,分析了当前政府公共服务精神缺乏的种种表现及原因,提出了培养服务型政府服务精神的主要路径是: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和加强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7.
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权利的贫困,即在政府主导的各种价值分配中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公共政策制定中,弱势群体的愿望和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真实的反映,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弱势群体处于政治参与权利不平等的地位。社会公正的实质是社会主体权利的平等性,而转型期弱势群体在政治参与权利上的不平等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所以解决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公共服务为主旨构建当代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探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对公共服务的影响,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相结合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使各级政府的经济性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根据现代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应按照有利于发挥政府的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来构建我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十六大对创新发展政治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十六大报告有关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对推动政治学理论研究创新和政治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政治学科建设 ,提出了强烈的社会需求 ,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需求是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今后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表明深化改革开放对政治学提出了强烈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 ,对指导我们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关系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保证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