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76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20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纵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余年来的传播历程,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进行传播是马克思主义成功传播的重要原因。“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之一,并且在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当代社会传播语境下,如果由此就将马克思主义传播简单化为科学的传播,将灌输论简化为灌输方法,并相信这种科学性能保证受众自然接受,就会在理念上、认识上、实践中犯简单化的错误。面对当代思想文化和传播环境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播需要在理念、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22.
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人的解放”,它既是理论更是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就是“人的解放”进程的逻辑。它们直面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在理论上创造性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中,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中国分别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前后继承又各有区别的“三次飞跃”,形成“人的解放”进程的逻辑;其理论呼应和表达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其实践又激发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互统一、相互融合,生动地绘制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23.
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爱情具有独特的品格,它是社会性的,充满了悖论。一方面,它体现了爱情幸福与社会义务的一致性,同时又表现了两者的冲突;另一方面,屠格涅夫赞成小说主人公为了社会义务而"自我改造",但是他又强调了这种"改造"的不可能与反人性。  相似文献   
24.
安福全 《职业》2016,(8):142-143
在职业教育院校机电工程专业教学中,电子焊接仍然是电子线路安装与调试技能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操作,也是必须让学生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即使在当前大规模生产、机械自动化的情况下,电子焊接技能仍是维护和维修时必须使用的一项技能.因此,本文提出,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规范的操作,练好焊接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在熟练的电子焊接中抓住其技巧.  相似文献   
25.
从宗教信仰的道德观到追求个人利益的道德观的变革,是以"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代替"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为代价的。马克思主义在"国民经济学"所导致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利益追求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道德价值核心将自我否定、自我消解;而"社会化的人类"的到来,使得"无元价值"的社会生活将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完成过程。  相似文献   
26.
左璜  黄甫全 《学术研究》2012,(2):50-58,159
网络化行动研究充分关照社会性世界中人的网络化生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认识活动,既涵指一种融"虚拟"和"实在"为一体的生存实践——网络化行动,又关涉对网络化生活的自觉反思——网络化行动的研究,同时还指涉以信息通讯技术为工具的思维创造——网络化的行动研究。它以人为本,追求实现文化主体的自主性,借助技术的社会化,满足多元的文化欲求。网络化行动研究蕴含着文化知识论基础,以承认地方性知识为前提,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追求实用主义真理观。传统的东方伦理温情文化,为网络化行动研究引入东方及我国并获得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沃土。  相似文献   
27.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第一大词人。后世论宋词者,每以辛弃疾与北宋第一大词人苏轼并称“苏辛”。并称“苏辛”者,除两人在两宋词坛上的显赫地位外,还因为两人风格相近,都被称为豪放派。而对于辛词的豪放,清代著名词论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肯定其气魄雄大、意境深厚后云:“稼轩词着力太重处,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诗以寄之》、《水龙吟·过南涧双溪楼》,不免剑拔弩张。”又云:“稼轩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山寺夜作》、《瑞鹤仙·南涧双溪楼》等类,才气虽雄,不免粗鲁。世人多好读之,无怪稼轩为后世叫嚣者作俑矣。”  相似文献   
28.
民族法制的中国经验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建立并进一步巩固发展,这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它为当代国际社会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对民族团结概念作宪法安排以建构公民认同;以少数民族干部制度作为沟通的制度性安排;自治权作为发展权的制度设置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设立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独特安排,保证了民族关系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以多元与一体并存的发展形式,保证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平等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9.
有人说,21世纪,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如果还不能在精神和物质上使自己脱贫致富,那就说明:他所在的社会还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要么他就不是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Yahoo!创造神话般的经济奇迹雅虎公司首席执行官杨致远,美籍华裔,从小在美国硅谷长大,获得斯坦福...  相似文献   
30.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超阶段的认识和实践,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决定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条件。股份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有利于劳动者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国有经济应从战略上调整布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