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礼记》呈现了儒家以单一主体为基本参照、以"主体-客体"两极框架为中轴的多元伦理主体实践结构。儒家理想中的主体形象是一种单一主体,现实世界中的主体形象则为一种复合主体。单一主体和多元的复合主体互助成型是儒家诗性伦理世界建构的主体性准备,是儒家诗性人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礼记》展现出的是儒家相互依赖的关联性宇宙论与世界观。“在场的他者”和“缺席的他者”分别是《礼记》两个重要的伦理逻辑节点。以精神领域的永恒在场为前提,缺席的“他者”形象影响着君子的入世行为。经由对于他人在场的合法性确认,在场的“他者”撑开了儒家生命化了的空间直觉。  相似文献   
13.
汉学家对儒家诗歌功能观的理解是和"再现"理论关联在一起的。不管是刘若愚对于西方"再现"理论的接受和转化,还是欧阳桢等汉学家对于中西文论背后的哲学差异的理会,都十分明确地展露了他们对于儒家诗歌功能观的理解。其在分析中国诗歌的反映和表现问题时,都或明或隐地参互进了对于"再现"这一源自西方诗学的理论范畴的体认。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叙事修辞学理论,对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进行了文本细读.从作者与作品人物的声音距离的变化中,发现了作者的隐退及其情感的转变,并探索到其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性因素.对小说历史叙事的分析,不仅发现其构成了虚构故事的现实性依据,进一步则透过意识形态的壁障,深入到故事的"潜文本".声音的距离与历史叙事共同为虚构叙事的可靠性提供了方法与意义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在《礼记》关于儒家伦理关系谱系的论述中,儒家的身份一直比较模糊,现实理想的角色是君子,想象的角色是圣人,实际操作中儒家却不得不进行一种和现实政治与伦理境域密切联系的角色选择。这种选择使儒家陷入了身份的焦虑之中。儒家不得不在道德理想和现世伦理间奔突冲撞,承受其内心的情感焦虑。儒家在现实的政治伦理话语体系中的中间人角色,使其在政治伦理实践过程中因身份缺失所导致的内在焦虑是难以实际消除的。  相似文献   
16.
<札记>呈现了儒家主体德性认知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展现了儒家在乌托邦和现实选择中所承担的多维文化功能.一方面,儒家必须面对宗法伦理政治背景下"仁"的效用化事实,承受依札而成的外源性的挈矩力量;另一方面,经由求放心实现自觉心的内源性自返一直是儒家对于主体自由的追求路径.內外挈矩的双重力量促成了<礼记>独特的诗性话语逻辑.  相似文献   
17.
徐宝锋 《殷都学刊》2011,32(1):137-140
对于"性"和"命"的涵义以及相互关系的探讨一直是儒家思考宇宙人生的重点。儒家力求对内在的"性"以健康培育和德性发掘,使之能够在外在行为开始之前就以一种稳定牢深的姿态存在,这样君子就可以在日常行为中时刻接受道德的投影,不断在伦理实践中秉持道德尺度,真正能够疏导出正确的理想人格路径。这种人格路径是创生性的,其在《礼记》中有着比较清晰明确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19.
从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篇所提出的“会通适变”思想出发,探讨并阐明了新时期文学创作对于17年文学传统的会通与悬隔问题,在充分肯定新时期文学创新成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文学由于缺少17年文学所具有的那种民族、国家、集体主义体悟和关怀而造成的精神蜕变。进而认为,17年文学那种朴实、自然、真切而崇高的情感取向应该成为新时期文学正变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中”、“和”、“诚”、“时”作为“正心”的内位标准和行为指数体现为儒家具体的元话语形式,为现实的伦理行为提供指导依据,促使君子主体能够从自己所处的客观化伦理关系境域出发,根据自己的身份交际体验变化保持一种恰当的伦理交际状态。儒象的基本话语以仪节为主要表征,实际上就是《礼记》繁杂的礼仪系统中按照一定元话语规则制定的礼仪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