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当代中国女性小说阵营 ,铁凝已是一位“重量级”的作家。她的创作不断受到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但事实上铁凝的小说实践一直呈下坡趋势 ,尤其是她近期的几部长篇叙事 ,表现出她其实缺乏创作长篇作品的艺术能力。这种情形在当今文坛具有相当普遍性。本文结合铁凝整体写作轨迹 ,侧重于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2.
从我国古代文论的"乐之本在诗"之说,到西方现代诗学的"一切艺术的本质是诗"的命题,对"诗性"的把握到指向关于艺术精神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重建当代中国诗学,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在金庸的小说世界里,儒、道、佛等中国宗教文化传统只是作者上演现代'生命之舞'的舞台。金庸小说的成功在于以'入世'与'出世'的生命冲实为背景,构筑了一种艺术张力关系。小说的真正特点在于通过对作为一种'性的宗教'的爱情神话的生动描写,表现了对自由生命的信仰。  相似文献   
34.
在欧美文学批评史上,理论家们对作品意义的探讨一直未曾偃旗息鼓。用贝克的话说:“艺术品的诸审美性质之中,可有意义的一席之地?为了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的或否定的答案,许多批评家铤而走险,使自己陷入不利地位。”这种状况最终替文学的语义学研究开辟了道路,使其得以跻身于现代文艺学阵营之中。近年来,由于其在批评实践中成绩斐然而声誉鹊起,因此,对这门学科本身的介绍与研究,也相应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5.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小说家们坐下来写一篇作品,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个迷,在当今文艺心理学日趋繁荣的走向中,也似乎仍是一个盲区.按照传统心理学的认识,“动力”问题所涉及的也就是心理动机.人类的每一项活动都为其各自的动机驱动,小说创作目然也不例外.阿·托尔斯泰曾指出:“艺术作品就是从愿意去创作,去写作什么东西而产生出来的,而不仅仅是由于他觉得应该去写作什么东西而才产生的.艺术和科学的动机的区别就在这里.”他认为,“科学——这是认识、经验、经验的总和、观念、发现.艺木——则是表现在形象和感觉里的个人生活的经验.”诚然,从这位苏联作家说出这番见解至今,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伴随着现代活动心理学与情感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们不仅对动机在创作  相似文献   
36.
体验自由——论美感的生命境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验自由——论美感的生命境界徐岱1时至今日,将美感视为生命的一种自由境界的观点,早已成为一种共识。对于像席勒的“事物的被我们称之为美的那种特性与自由在现象上是同一的”①;以及海德格尔的“心境越是自由,越能得到美的享受”②等新老美学大师们的有关思想,人...  相似文献   
37.
在当代中国小说创作中,广州作家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两位女作家张欣与张梅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审美趣味异中见同,前者热衷于长中篇的叙述,后者擅长小中篇.她们的小说实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把握中国女性写作的一种视角,而且也向我们敞开了认识当代中国小说实践的一扇窗口.通过她们笔下的"南方故事",我们能够进入到当代中国的诗性文化的氛围之中,领悟人情世事的变迁与感受精神世界的迷茫.  相似文献   
38.
王安忆虽然已是当今中国女作家的领衔人物,但目前文艺界对她的作品的评价仍不够充分。她不仅能跻身于百年中国女性写作的最佳阵容,而且其整体创作业绩也已接近张爱玲的水准,是20世纪以降中国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尤其是她的以长篇《长恨歌》为代表的90年代以来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相似文献   
39.
美感体验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验,它指的是审美主体在自身的意识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对生命本身的欣赏和品味,是因其内在的生命活力被激发后感受到的一种特殊喜悦。这种喜悦和欣赏的心理基础是人类的“自恋情结”———即“那喀索斯情结”。  相似文献   
40.
随着当代文学批评向文化研究转型 ,作为一种“边缘诗学”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已逐渐走向中心。透过这一批评活动的“反理论”姿态 ,人们仍然能够对其在批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批评立场与诗学思想 ,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概括。这一新兴批评对于传统批评格局的解构与当代批评形态的重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它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能否克服其在批评原则与批评语境等方面所显露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