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党的十九大报告号召全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一论述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意蕴和重要指导意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诠释新时代中国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科学论断,是对新时代执政党与人民关系的科学解读和正确定位,昭示了新时代执政党向人民庄严承诺的价值理念,体现了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标,擘画了新时代执政党为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价值愿景,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出了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22.
网络时代所造就的巨大变革使企业管理创新和组织重组成为必然。管理创新和组织重组对于企业实施民主管理和管理的国际化,对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达到高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管理创新和组织重组应在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方式、管理对象、管理主体等方面多层次地展开。  相似文献   
23.
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邓小平认为,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要求我们对发展问题首先应当从政治角度去看,不能把经济问题只看成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他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这为我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政治价值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蕴,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出于政治考虑,  相似文献   
24.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有着多方面的价值诉求的,它是将科学的政治观、科学的经济观、科学的文化观、科学的社会建设观、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和科学的和平发展外交观等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系统而完整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25.
张云婷  方世南 《创新》2021,15(5):12-21
风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语境和必然常态,战略风险则是影响战略发展全局的风险,集中表现在现代社会内在逻辑的运行对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风险和造成的冲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在防范战略风险上形成了凸显战略风险的严峻性、注重战略风险的辩证性、明晰战略风险的隐蔽性、确保制度体系的完善性等四个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体现了其谋"势"眼光.为助力当代中国安全发展,要坚持人民主体性的实践路向,以坚定的自我革命精神牢固树立共产党人价值观;坚持战略学理性的实践路向,以强大的改革魄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战略主动性的实践路向,以战略和战术的统一打好防范风险的有准备之战.  相似文献   
26.
黑格尔意识到主体方面实践的重要性,把精神生产描述为辩证的发展过程并力求提示其内在发展规律,他不仅看到精神生产活动的严肃性,而且看到其趣味性;他还看到精神生产内部不同领域间的区别。费尔巴哈批评了黑格尔把精神生产活动与思维相分离的错误思想,对精神生产活动作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27.
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向度。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等四维坐标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全息立体系统。要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8.
绿色精神文明的价值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生态危机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危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发展双赢的绿色精神文明, 是拯救这场危机的根本途径。绿色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建构绿色的文化价值观、绿色的行为文明和绿色的制度文明。绿色的文化价值观是绿色精神文明的灵魂和核心;绿色的行为文明和绿色的制度文明是实现绿色精神文明的条件。  相似文献   
29.
全球化态势下的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研究全球化态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和内容,寻求其中新的策略和规律,对于卓有成效地推进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真理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未对真理下过经典的定义。目前我国哲学界通常采用的是艾思奇的说法,即“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里的正确反映。”对此定义,我们觉得有可取之处,但在理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重新讨论的必要。真理定义的精确化、科学化对于我们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在人类认识史上的划时代意义,指导人们自觉地追求真理,为真理而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