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一只脚已经踏进WTO门槛的中国,将在今年走完漫漫15年“复关──入世”之路的最后一步。同中美、中欧谈判时那些牵肠挂肚的日子相比,这个可以预料的结局或许多少少了点悬念。然而,在这短暂的平静过后将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做好“入世”前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即将到来“入世”后的各种挑战,日益紧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3.
24.
国有企业面临严峻形势,国有经济的发展必须冲破政企不分的旧体制,迫切期待国家对国有企业监管的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命脉,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我国1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利税总额约占全国的85%。但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也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国有资产流失惊人。据估计,8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累计达14000亿元,也有人估计平均每年流失300~800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人们不难看到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种种现象:一些国有企业财产… 相似文献
25.
10月24日,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天津行政管理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政务公开理论实践研讨会”在天津市举行,来自全国的200名专家、学者、政府公务员云集津门,共同探讨政务公开理论与实践问题。国务院副秘书长崔占福,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中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周教东,天津市市长李盛霖及中纪委、监察部厅室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围绕政务公开的政治理念、理论依据、运行机制.运行程序、法律保障.多层面监督、加速推行、完善提高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现将部分研讨论文观点整理摘发,以期社会各界关注,推动政务公开理论与… 相似文献
26.
我国加入WTO后,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如何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自身专业特长和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懂经济、会管理、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复合型高层人才,推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盘活现有高层人才资源,成为摆在河南省各级各部门决策者面前的紧迫课题。2001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知工处”历时数月,深入省属院校和科研院所,走访和召开了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并在全省进行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了解各地方和一些基层单位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经过充分论证,2001年12月17日,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技厅联合下发《关于选派“博士服务团”下基层挂职服务锻炼的意见》(豫组[2001]62号),部署安排一批博士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服务锻炼,正式启动了这项探索性的人才工程。一年过去了,这批博士们在基层工作、学习的情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本刊记者通过跟踪深入采访,对首批选派的博士服务团工作进行了全程纪实报道。 相似文献
27.
1999年11月,安阳市召开大会,副市长肖继业宣读《关于全市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至此该市卫生系统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拉开了帷幕。此次改革,将在该市卫生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合同制,扩大单位分配自主权,逐步分离后勤工作等措施,建立起适合于卫生事业单位发展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人事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卫生事业系统的全面发展。随着人事制度改革措施的落实,安阳市卫生系统人员将由过去的“单位人”大步走向“社会人”。记者得到消息后,专程赴安阳市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28.
怀着喜悦、振奋与忐忑,当编辑部的同志将这份飘逸着悠悠墨香的《人才望·HR管理实战专号》呈献在您面前的时候,大家突然想到了一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真的,此时此刻,我们感受最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据统计,中国有300万HR经理。我们不知道这一数字是否确切,但有一点是确切的:有企业的地方,就会有HR经理。大家知道,这个“族群”过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大多数中国企业还处在对HR的认知阶段:中国的HR经理还没有真正站起来;中国的人才流动还没有真正的“市场化”,所以,单就服务… 相似文献
29.
"公务员考核指标不具体,年度考核走形式,考核激励作用弱化",这是许多单位在公务员考核(指领导成员以下的公务员考核--下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了加快政府机关"两转两提"步伐,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解决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体系,河南省公务员局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政府绩效考核暨深化公务员考核研究>课题组,对河南省部分单位开展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情况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30.
论西南古代区域史的特点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9):10-16
西南地区的历史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其共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西南地区位处中国历史疆域的西南部,地理气候环境特殊,少数民族的种类及人口众多,民族融合过程相异于北方,初级复合型经济占主导地位,各地区发展差异明显,交通等因素作用深远.作者以课题"古代治理西南边疆民族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从历史地理学、地缘政治关系的角度相应选题为例,阐述西南古代区域史研究的内容.并就系统分析法、历史时段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在西南区域史研究中的应用,举教例阐述,同时作了较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